第63章(2/2)
是松树林特有的一种黑色野菌,不知名称,切成片有点像牛腱子肉,黑色的切面密布灰色、白色的纹路。韩非尝了一片,味道极其鲜美,嚼上几下有类似鱼脍的鲜香嫩滑、肥美口感,但是没有一丝鱼类的腥腻。吃过一次,美味终身难忘。
吃过饭,韩非提议出去走走,消食。方缭带他去登观星台。
他们并肩站在高台上,俯瞰咸阳雪景。远山微白,鳞次栉比的房屋,屋顶、树梢、车辕、井栏等等,全部被白雪覆盖。最后一缕天光暗淡下来,远处的鼓楼上,遥遥传来禁鼓,又到了关城门、宵禁的时间。这鼓一共要敲六百下,行人无论是赶回家还是找地方住宿,时间都绰绰有余。
俩人不紧不慢,沿着观星台的楼梯,一层层、一圈圈向下走。这是太史令观测天文、修订历法的地方,寻常人进不来,方缭曾经得到秦王政的特许,可以随时夜观天象。不过,他每次登台,基本都是为了赏月赏景,偶尔也会看心情,装模作样地卜上一卦,预测天气。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斯也常常抽空上门,送给韩非全套的秦法,还特意指出一些在别国不算什么事,在秦国属于犯法的行为。比如不务正业、无事闲逛等等,方缭几乎全都犯过。
日子仿佛又回到从前,三人同行,切磋学问,探讨时事,笑闹间一派和谐友善。
入冬以后,天寒地冻,战事停歇。方缭甚至有空披上赤松子的马甲,随缘行医。
他在街头看见一个呈现假死状态的流浪汉,顺手救了。事情越传越玄,渐渐变成死而复生的异闻传说。赤松子的修为再次“被升级”,成为能够“活死人,肉白骨”的神秘仙人。
赤松子已经无法大摇大摆的出现在闹市,会被百姓围堵。最糟糕的是:秦王政也在关注赤松子的事迹。
方缭单手托腮,认真地考虑要不要销号,再换一个马甲招摇过市。
话说李斯担任廷尉,廷尉主管诏狱,负责审核全国的案件,修订律令。因此接触到不少奇案。诸如死而复生、借尸还魂、女孩长大变成男子、异兽现世之类的奇谈,居然还不少。
韩非助他破解了一个“异兽现世,当街吃人”的案子。传说中的神兽“狻猊”,居然是来自西北大草原的狮子。某部落首领希望和秦国保持良好的邦交,派人进献狮子,谁知半路上没看好,让狮子跑出去,造成治安混乱,还闹出了人命,因此不敢承认。
真相大白,秦王政派出蒙恬,领兵将陇西附近的几个游牧部落全部收服,震慑胡人。
秦王政自个儿不爱享乐,不崇尚奢华,赏赐起韩非,出手却十分大方。昆山的美玉、塞外的名马、郑卫的美女、西域的黄金玛瑙、齐鲁的丝绸锦缎,变着花样地送。
可叹韩非油盐不进,仍然希望回到韩国。于是意料之中,李斯出了一个馊主意,建议秦王政将韩非扣留,让他只能在咸阳城内活动。
先秦时期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这年头“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十月朔日这一天是正旦,百官朝贺。
政哥就生在正月,因此取名为“政”,秦人为了避讳,称正月(十月)为“端月”。
子时一到,咸阳宫钟鼓齐鸣。公卿百官换上簇新的朝服,列队穿过仪门,入宫贺岁。
方缭现在算得上列卿,他腰间的革带上,左右各悬着佩玉。依照礼仪:朝见君王,不能不戴玉佩,但是也不能频繁地发出环佩之声,破坏肃穆的气氛。所以百官都把左侧的玉佩用丝带系起来,掖进革带里。只留右侧的玉佩。
方缭原本偷懒,只在革带的右侧佩玉。然而这种细节问题,居然被韩非发现,盯着他改正,于是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方缭当官以来,最齐整、最规矩的一日。自从离开兰陵学馆,他多少年没这么守礼了。
以至于秦王政总觉得方缭今天格外不同。只是眼下恰巧轮到大秦的公爵、侯爵依次上前,进献玉璧,列卿献上羔羊,纷纷恭贺新年。说一些“大王万寿无疆”之类的吉祥话。
秦王政忍了又忍,直到朝贺环节结束,宫廷乐师合奏《鹿鸣》,宫宴开始的时候,才携了方缭,压低声音道:“要成亲的人,果然不一样。收拾得如此整齐。”
顺便说一下,此时的习俗,成亲之前不让男女双方见面,说是不吉利。
方缭脸上微热,没有说话。
秦王政左看右看,李斯已有几根白发,韩非也显出一种岁月洗练过的雍容矜贵,唯独方缭,年年岁岁,容貌如旧,仍然是个弱冠青年的模样,只是气质越发卓绝。
“先生是驻颜有术,还是犹如传言一般,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