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洪武十八年(2/2)
“未来,大明海军的舰船甚至可以装载大明战斗飞机。”
朱橚回答道,老朱想要开疆扩土,海军显然不可能是这种战争的主力,就像后世蓝星的一战和二战中,海军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其中发挥的更多是运兵和运输后勤的作用。
在大战中,看的还是陆军,老陆不是开玩笑的,哪怕是在现代化的战争,陆军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非是像海湾战争那样双方的技术水平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即使如此,也需要陆军去捡尸。
想要占领一个地方,是必须要强有力的陆军的。在大规模的战斗中,海军和空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近现代的战斗中。
“老五,你说的有些道理!”
老朱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把太子标哥和汤和都叫了过来,四个人一起讨论大明海军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件小事。
“父皇,大哥,信国公,你们都打了很多年的仗,自然明白占领一个地方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打败当地的守军很容易,但是想长久的占领却是很困难的。”
“强如蒙元,从成吉思汗到纵横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到大元被父皇推翻,元朝灭亡也不过是近百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这个时间是很短暂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元朝军队的战斗力迅速的退化,最后元朝灭亡,甚至用不了多少年,蒙元这个民族就会被大明融合。”
朱橚给老朱,太子标哥,信国公汤和说道,他们三个人自然明白朱橚说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在创业之初,大明的官场和军队是相对有活力,没等老朱死,大明的军队就已经开始出现腐败,而永乐帝时期的大明军队则是最后的巅峰,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
这也导致,大明不可能长久的占领一个地方,除非是花费很大的力量,全身心的投入,否则就会很难,一旦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减弱,最终就很容易被驱赶。
军队的战斗力从来不只是看装备是否精良,而是看精气神,看军队是否腐败,军队士兵和底层军官的战斗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军饷,只要军饷够,哪怕是大明末年的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至于如此的不堪一击。
这也是大明皇家商会只占领漂亮洲的原因,其他地方的土地他们实在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占领。
大明皇家商会的诸王达成一致的共识,在其他地方以商贸的方式从当地掠夺资源。
原本大明皇家商会的诸王也不同意朱橚的这个建议,他们也无法拒绝开疆扩土的诱惑。
但是在看到漂亮洲的广袤无垠之后,他们还是接受了朱橚的这个建议,对其他洲的土地,大明皇家商会的诸位王爷确实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但是,即使是这样困难,依旧无法打破老朱,太子标哥和世家大族这些人对土地的渴望。
“鼎臣,太子,就像老五说的那样,我们想要开疆扩土,靠的还得是大明陆军,虽然不靠海军,但是海军依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要运输士兵和后勤保障的物资,运送火器等各种武器,你们要围绕这方面要苦功夫。”
老朱说道,他不可能被朱橚的两句话给劝退。
“陆军的军队也要尽量的装备燧发枪这种火器,淘汰那些火绳枪这些火器,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其他的武器,也可以使用。”
“老五让大明皇家器械司搞出的这些火器,不仅仅用于进攻,用于防守也是好用的,尤其是那个地雷的效果非常好,要将火器营扩大。”
老朱下了决定,即使是马皇后也很难更改,他和太子标哥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产。
半年的时间眨眼而过,眼看着就要到了洪武十七年的年末,在这段时间里,大明海军学院顺利开班培养了第一批三百名大明海军的士官和五十名军官。
在这半年,大明倭地三个行省顺利的成立了,分别起名字为海都行省,南疆行省,津口行省,这三个名字并不出众,不过也算是词能达意,大概能说明它们的地理位置等情况。
这半年的时间里,倭地一共改编成了三个行省,十八个府,五十二个州,一百零三个县,其中五十六个县都被分封出去了,已经超过了倭地的一半,足可见老朱和太子标哥的决心,他们一定要把倭地吃下来。
现在的倭地足有百万名大明的百姓和十几万的大明军队,老朱从大明应天府招了一百万的百姓迁移到了倭地的京都城附近,用来充实朱允炆在倭地的王府。
这些迁移来的百姓最起码是忠心于大明的,他们也分得了巨大的利益,别的不说上来就是免费的十亩田地,免税十年。
十亩地,免税十年,已经完全能让大明的百姓了,能有薄田十亩就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了,何况还有免税十年,十年之后也算是一个殷实之家。
在这半年里,秦王朱樉得到了三个军的陆军部队和两个军的海军补充后,开始继续进攻漂亮洲的其他土地。
秦王朱樉预计在洪武十八年的年中,就可以将大明皇家商会的领土扩充至整个大明大小。
在这半年里,太子标哥也顺利的办完了洪武十七年的秋闱,殿试上的题目就是论海外与大明内,这一次太子标哥也选了一大批太子门生,其中四分之一的进士都送到了倭地三个行省。
原本,对于进士来说,即使外放也不愿意到海外的蛮夷之地,即使是岭南一带,也属于穷山恶水的地方,何况是倭地的三个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