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一招败十层龙象(2/2)
但洪七公却是心惊不已,因为他能感觉到……二十来年没见,这大和尚的内力竟是超越了他洪七公,起码达到了周伯通那个层次!
要知道,金轮比他们老五绝年岁要更小,当年只是被他洪七公当成一个晚生后辈。
且当初不管是嵩山大会,还是华山二论时,其武学修为都远未到五绝层次。
可而今……
这大和尚的天赋资质,还有骨子里那股韧性,怕是还要超越了他们啊!
边上观众的众人,想法同样如是,莫不心惊。
只是这金轮或许因常年闭关,而实战变通一般,也或者脑子本就不太会转弯,故而才打成平手。
金轮当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劲,眉头紧皱,暗暗心惊,明明武学修为已超过这老叫花不少,却怎么僵持到现在都不占上风?
他倒也不是真傻,很快想通问题所在。
既然他天生神力,既然他武学修为明显占优,那直接正面硬轰便是,哪需要那么多弯弯绕子?
金轮暂且收招,洪七公便也不抢进。
须臾,随着金轮手掌变换,浓郁的呈淡金色内气汹涌而出,且越来越浓,越来越密,更隐隐有龙象虚影显现而出。
见此,洪七公神色无比肃穆,同样双掌连挥,直到一条内气化作的巨龙隐约成型。
朝着对方龙象虚影,冲撞而去!
金轮不屑一笑,连连冷笑:“不自量力,本座十层龙象之力,岂是你降龙掌能抵挡住的!?”
洪七公神色未变,回道:“你真当老夫蹉跎二十来年,这降龙掌就没多少长进?”
这些年来,他除了贪吃外,确实也没闲着,始终在不间断的参悟九阴和太玄经。
虽然九阴和自身功法冲突而不得大成,太玄经更是只领略了个皮毛,但也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
话落,在金轮神色微变中,只见那内气形成的巨龙竟忽的爆开,哪怕龙象虚影原本威能更甚,却也被缓冲消散了。
短暂的错愕后,金轮神情越发凝重,再加十层龙象之力打了出来。
洪七公自是不会退缩,再度迎上。
二人你来我往,正面对轰,只打到昏天黑地,不知过去过久。
洪七公渐感内气不支,身体疲乏,但金轮却仿佛精力和内气都无穷尽一般,不知停歇,且越来越猛!
终于,洪七公在内气一滞后再难为继,只好败下阵来。
而金轮也不追击,也嘚瑟一笑,便傲然站在了那里。
黄药师只好硬着头皮再上。
明明车轮战的打法下,黄老邪已经占了便宜,但他面对金轮,却还不如洪七公。
这倒不是因他武学修为更差,其实他综合实力和洪七公几乎相仿,只是内劲不如洪七公那般刚猛,却又不好一直靠着游走腾挪,那样未免有些丢人,毕竟他本来就是第二个上的。
这样一来,黄药师最终便也败北。
黄蓉和李莫愁至今依旧停留在二品,郭靖和冯荻倒是到了一品上,但和金轮比依旧差距极大。
再余者,单打独斗下便更是不行了。
偌大嵩山,高手林立,竟无人是金轮对手,这就……着实有几分尴尬了。
当然,若是众人齐上,对其围殴,那肯定能轻松取胜,但金轮此来只为比试,出手点到即止,算是守着江湖上固有的规矩,那嵩山众人在只为赢而不为杀人的情况下,却又怎能以多欺少?
眼见嵩山无人可上,金轮越发猖狂,暗想苦练多年,而今终于成了天下第一,不由激动的猖狂大笑起来。
但就在此时,忽然声音极淡,却偏偏能让人振聋发聩的两个字,陡然间在他耳边响起:
“好吵……”
听到声音,金轮愣住了。
他这才想起,忽略掉了一个人。
黄药师洪七公黄蓉李莫愁等人也愣住了,进而……面上露出惊喜后宽慰的笑容。
金轮笑容戛然而止时,已有一道金色如利箭般的内气飞袭而来,目标,自然是金轮。
只老远看着这道剑气般的玩意儿,就感受到了那恐怖的威势,金轮大骇!
他忙全力出掌,打出十层龙象之力!
但雄浑的龙象虚影,就在那剑气的穿梭下,如同泡沫一般轻易破碎!
且以金轮的目力,竟然根本无法看透那剑气真正的轨迹……只能在剑气到了他身前时,才因避无可避而眼睁睁看着,剑气从他伸出的手掌穿透而过,抵达胸口的心房位置!
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手掌被穿透的疼痛,因为再需刹那,射入心房后,那整个人怕都要完蛋。
但极为诡异的,当那剑气挨到金轮胸口的衣服时,却倏忽而停,且并没有消散,而是就那么悬浮在那里,不进,也不退。
金轮面庞快速抽动,渐渐变为扭曲,将目光从那宛若实质的剑气上小心翼翼的挪开,而后,无比凝重的看向了前方。
一青年面庞,却两鬓发白的男子,正缓缓的朝他走来。
金轮怎会忘记此人,忘记这带给他许多次难以挥去的屈辱的家伙——
李信!
金轮用颤抖的声音,咬牙切齿的喊出了这两个字。
说来也是巧,李信刚好破关,听到了外面吵闹,这才知道,竟是这大和尚来了。
且比前世所知的,还早了十来年成就十层龙象。
而这大和尚的内力,居然也到了阳跷脉渐渐消融,迟早会真正破掉的程度。
抛开实战发挥,单论武学天赋,便是老顽童,恐怕都要差他一筹。
倒也……确实是个人才。
且就这一世所知,这家伙只是争强好胜,而并没为非作歹,算不得罪大恶极,且和嵩山众人,也无生死仇怨,此次来嵩山,也是单纯比斗,看洪七公和黄药师伤势便知,是这家伙手下留情了。
当然,更关键的是,李信现在心情还不错。
闭关足足十六年,终于……将包括逍遥御风在内的所有功法,以太玄经为枝干,彻底融会贯通!
并新创出一种属于自己的功法,李信将其命名为——
太玄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