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24章 大考!国民好女婿

第624章 大考!国民好女婿(1/2)

目录

“朱小兄弟,你实在太有才了。有了你这破题之法,下次凤阳府的实学考试,老夫定能一举中榜,得个实学秀才功名。”

“此次算老夫欠了朱小兄弟你的。”

说着说着,刘账房像是明白了什么,看着陆羽一脸疑惑,“不对,按小兄弟的才华,应当早已过了实学秀才这关,就算比不得实学举人,也差不远了。”

“怎么会到府上做护院?”

面对刘账房的询问,陆羽信手拈来,撒谎都不带打草稿的:“路上遭了劫匪,没了盘缠。

虽说凤阳府有实学考试,可民以食为天,只能先寻个活计糊口了。”

刘账房很能理解。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顺遂之事少之又少。

他安慰了陆羽一番,目光炯炯地起身,对陆羽做出允诺:“朱小兄弟放心,你这一身实学才华,府上几位管事、还有管家,绝不会视而不见的。

若是府上能出个实学进士,对韩国公府也是大长脸面的事,到时候连国公老爷、老妇人都指不定能被惊动。

来日咱们国公府若是搬到洛阳新都,府上的长公子或许对小兄弟你我这些人,也是一番难得的助力。”

刘长芳边说边已拔腿冲进府内,赶忙要把这好事告知府里的其他实学之人。

在赵福柱看来。

陆羽这般实学之才,如同金子,怎能被臭抹布一直盖着?

如今千里马有了,伯乐也有了,自然要好好大放异彩才是。

等到账房走后,门房赵福柱用惊诧的目光看向陆羽,连连道:“之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他赶忙上前,态度恭敬得不得了。

陆羽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赵福柱对陆羽的态度彻底变了。

之前虽无轻蔑讽刺,却也绝无此刻的恭恭敬敬。

别看他方才对刘账房那般调侃,那是因彼此相识才能开些玩笑。

如今大明朝,实学大道是最光明的路子,但凡能在这条路上有所建树之人,日后前程不可限量。

他一个小小的门房,哪里得罪得起?

当然要与之交好才对。

不多时,府上的几位实学举人来到陆羽身前,又出了几道题。

陆羽当场全部解答,解题思路无限接近于标准答案,让面前这些实学举人同样一脸惊喜。

于是,陆羽摇身一变。

从之前府上的低级护院,成了实学学子,一应开销全由国公府承担。

随后,当陆羽再度出现在国公府大门前时,文人之气如苍翠青松般萦绕周身,身影挺拔,步步走来。

那俊美面庞上,此刻才徐徐绽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

虽是最简单的白色长衫,穿在陆羽身上,仿佛比府上许多少爷的绫罗绸缎还要夺目。

这一幕,真真把府上的实学之人全都惊住了,观其面相便知陆羽未来锦绣前程,对他的态度也越发热络。

陆羽矗立在国公府大门前,之后来的许多宾客都将他错认了。

凤阳府知府司马朗领着身边的同知、通判等官员来到此处,见了陆羽身影,面色含笑,步步上前:“今日贤侄居然特地出来迎接,国公府可谓非同一般。”

司马朗微微笑着,身后的通判、同知等官员也不觉得有何不妥。

“这臭小子可不是什么韩国公府上的公子爷,只是个刚刚入府的……”

朱元璋泛酸的语气从旁传来。

司马朗听后面露惊诧,走到陆羽左右,看了又看,连同身后的同知、通判等人一起赞道:“小兄弟这面相贵气得很,想必此前也是世家之流,家中多有官宦之辈,日后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司马朗担任凤阳府知府许久,极少看错过人。

而陆羽这一身气质,竟比他这个堂堂知府还要隐隐高出一筹,那股子清贵之气。

他老远便瞧见了,如鹤立鸡群般耀眼。

所以此刻。

哪怕知晓了对方身份,话里话外也没有半分小觑。

只因大明如今是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任何人都有可能翻身做主,只要精通实学、在实学一道展露不俗才情,不说位极人臣,却也能从一介升斗小民,成为国朝基石所需的人才。

“大人谬赞了。”

陆羽眉目间不卑不亢,本就俊美的面庞,配上此刻的清朗之气,更是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司马朗见了心生好感,又关切问道:“试学大考还有将近半年光景,考中秀才功名,还需好好努力才是。”

“多谢大人。”

陆羽继续点头应声。

通判、同知及府衙一众官员,因司马朗方才那句话,看陆羽的眼神也都和善了许多。

经此事,“朱雨”之名在韩国公府内初步流传。

国公府本就是个小圈子,稍有风吹草动便瞒不过他人,更何况是与知府大老爷相关的事。

在这小小的凤阳府,知府司马朗在某种程度上能与韩国公李善长平起平坐,能被这种大人物一眼看中,这般逆袭加励志的故事,本就是普罗大众最喜闻乐见的。

“那刚刚入咱韩国公府上的小子,可真是好运道。”

“入府第一日,就被刘账房还有实学举人看中,成了咱府上的实学学子,随后更是被来庆贺的知府大人一眼看中,这日后的前程不得了。”

“也是人家朱公子长得一表人才,人中龙凤,你们是没见过,比咱府上各位公子都还要像贵人,贵气得很。”

“要我是老爷,恐怕过几日,就得把府上小姐许配给这小子了去。”

府上的下人、婢女开着玩笑,却也有几分真意在。

上午时光过去,和煦暖阳伴着缕缕清风拂过,府上的大事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

新娘子已在来的路上,凤阳府街道上响起哭嫁声,并非不愿,而是舍不得家中亲人,是婚嫁的传统习俗。

新娘子很快到了国公府,后院下人、婢女忙作一团。

而已然成为实学学子的陆羽,也成了能上桌的人之一,身边来往的皆是其他实学学子。

之前的刘账房、考教过他的实学举人,包括听说了他名声的其他实学之人,通通前来。

见了陆羽,都不免夸赞一句:“好一个少年郎。”

“可惜了,老夫家中嫡女前段时日才许了人家,不然便便宜你这小子了。”

“可曾有娶妻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