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皇太极的决断,断臂求生(1/2)
“老子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能升官发财了,老天爷,你难道就不给我左良玉最后一次机会吗?”
左良玉心里面怨气冲天,往后再一看,八旗精锐距离他们只剩下不到三百米了,可以说时时刻刻都有追赶上的可能。
但就在众人一个个心生绝望之际,忽然间耳旁传来天籁一般的大笑声:“这是怎么了?堂堂的左大总兵,难不成还要跟个小媳妇似的扭扭捏捏,哭得不成模样了吗?哈哈哈哈。”
是曹文诏。
专门领了洪承畴的令,在这平壤附近开始接应。
原本不过是以防万一,没想到居然还刚刚好用上了。
如果说是接力赛,这接力棒就差那么一丢丢,差点就拿不起来。
见到熟悉的身影,左良玉一个大老爷们、乱世之中的枭雄人物,也忍不住眼眶一红,满是湿润:“妈了个巴擦!你个曹文诏,老子这次欠了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TMD还不赶快过来支援。”
左良玉大喊一声,不过心里面对这人情却是铭记终生。
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
老子可是真的要死翘翘了。
“曹文诏,老子感谢你八辈祖宗。”
哈哈哈哈!!!!
……
轰!
随着一声炮火鸣响,曹文诏前来支援的一营炮兵迅速填充弹药。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炮管震动之时,已是瞄准那八旗贝勒岳托还有赶来的八旗精锐轰击过去。
这炮火或许会对左良玉乃至他麾下的左家军精锐产生一定影响,可若再迟上片刻,八旗精锐同左家军。
他们大明军队的一部分彻底接壤、缠到一起,那届时才算是彻头彻尾的完了。
“放!放!放!”
曹文诏大声吼道,身旁的炮兵还有一队火器营的枪兵迅速上膛,在其完好的战壕战线处依次陆续排列成队。
第一队的人身体向下、瞄准前方,第二队的人已是做好了接续的准备,第三队的人正在填充弹药,三轮一射便是如今大明火器营常用的射击阵法。
不过此时火炮虽已就位,一营的火炮却并未打响。
毕竟如今在前处的还是左良玉他们这些自己人。
大炮一响,左良玉心头安定。
他精神一振,身旁跟着的心腹个个夹紧马腹、不停挥舞马鞭,恨不得将吃奶的力气也全都使了出来。
“能不能活着回去,就看这会儿了。”
左良玉放声大喊。
他身先士卒、一人带队,好似领着千军万马一般,齐刷刷地朝着战壕的左侧奔袭而去。
可左良玉这些人刚过战壕的那一刻,身后的神威大炮便没了射击角度,再临时朝阵营前处冲击,极有可能影响到自家阵营。
火炮没了效果,但早已准备多时的一众火枪却“砰砰砰”接二连三响起,枪林弹雨宛若实质,道道闷响声宛若惊雷落下。
一颗颗弹药齐齐射向敌军,一轮接着一轮。
跟过来的八旗精锐总共也不过将近千人而已,距离还有着二三百米,足够将这些骑兵阻击在外。
三轮射击过后又是三轮,火枪营的众多士卒屏气凝神、压住呼吸。
这些从京营之内调来的新军,一个个北上中原、南下江南,早已历经大小战役,并非那刚上战场的新兵蛋子可比。
火枪营的铁律是冷静、冷静、再冷静。
他们只需宛若机械化一般,按照训练时的程序一步一步稳中有快地操作、重复,仅此而已。
就能将大量的敌军诛杀在外。
此时效果也如同军营之内的教官所言那般。
八旗精锐死伤惨重。
方才一千的人马,三轮爆射过后便只剩下了三分之二,再一轮射击,那些八旗精锐更是人仰马翻,马匹嘶鸣着晕了过去,扬起马蹄不断在自家阵营里绕来绕去,想要再继续往前推进半分,已是极其困难。
曹文诏不发话,火枪营的士卒仍旧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可带来的杀伤力却无比惊人。
贝勒岳托红着眼。
此时他左肩中弹,右手还能握着刀刃,可看着那密集的弹雨袭来,又看了看己方伤亡,若是再强留下去,损失只会更大。
他恨恨地瞪了一眼那在沙场之上已快消失不见的左良玉等人,满腔不甘,却只能无奈地大声喊道:“退,快退。全军撤退。”
岳托一人率先往后撤退,身后的队伍立刻紧随其后一一跟了过去。
大明的火枪还有火炮,之前只在攻城时领教过。
如今看来,哪怕是面对八旗精锐,若是提早做好部署,他们这些八旗精锐也未必会是对手。
“大清还真的能够继续撑下去吗?”
回去的路上,贝勒岳托眉目间一片茫然,心头更是怅然若失起来。
反观另外一边,左良玉成功进入平壤重镇。
身后的曹文诏则不慌不忙,安排好麾下火炮营、火枪营的人马重新列队,然后才陆续踏入平壤之地。
来到城门楼子口,只见左良玉还有身后的人正大口呼吸,一个个仿佛刚从阎王爷那边逃过一劫。
左良玉勉强立着身子,靠在马腹旁边,手里面依旧死死地勒住缰绳,指骨都微微泛白。
曹文诏笑呵呵地凑了过去,左良玉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咬牙道:“还不过来扶着老子。”
曹文诏听了也不生气,搀着左良玉这个大功臣,径直朝着城内如今最高指挥府,洪承畴、申景媛他们几人的住处而去。
刚才平壤城外的一番大战,这城里面的大人物想必已有察觉,如今也是时候清点收获,好好收割一下这胜利的成果。
大堂内,曹文诏扶着左良玉而来。
风尘仆仆归来的左良玉无疑是平壤城中的大功臣。
见了他们二人身影,洪承畴亲自相迎,从主位上下来,另一侧扶住左良玉那有些绵软无力的身子。
此前守在平壤城外,左良玉同他麾下的精锐吃不好、喝不好,身体里的一根弦始终绷着,如今好不容易归来。
这弦微微一松,那几日的疲惫虚弱便全显在了眉梢。
“左将军,这次你为我大明立了大功,待来日班师回朝,陛下还有太祖皇爷定不会忘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