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泱泱大国,科技强亿点怎么了? > 第177章 伪史真相,文明重构

第177章 伪史真相,文明重构(1/2)

目录

巴黎索邦大学历史系的大礼堂内,气氛庄重而紧张,座无虚席。

连过道都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学生以及对历史充满好奇的大众。

投影屏上赫然显示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重新审视文明起源:新考古发现与历史叙事重构”,几个大字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一场学术风暴即将来袭。

台下前排坐着十几位白发苍苍的学术泰斗,他们的表情一个比一个凝重。

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揭晓的研究成果的期待与不安。

毕竟,这些成果可能会颠覆他们多年来的学术认知与坚守的理论体系。

“根据碳14测年和量子计算机模拟,所谓‘古希腊’青铜器的冶炼技术……”

瑞士联邦理工的考古学家克莱尔教授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礼堂内回荡。

“与同时期西周的技术参数相似度达到91%。”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窃窃私语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大屏幕上并列展示着两件青铜器:左边是所谓的“古希腊”头盔,右边是西周青铜鼎。

热力图显示两者的金属配比几乎一致,那一条条相似的色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在场的观众不禁陷入沉思,开始质疑过往所学的历史知识是否真的准确无误。

“更关键的是这个。”克莱尔教授不慌不忙地调出一组新数据,严肃的语气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我们在‘古希腊’陶片上发现的符号,经过量子算法破译,与甲骨文存在明显关联。”

这一发现无疑是给传统的历史观念又重重一击。

甲骨文作为大夏最早的成熟文字,一直被认为是大夏古代文明的独特产物,而现在,居然在所谓的“古希腊”陶片上发现了与之关联的符号,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坐在第三排的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威尔逊脸色铁青。

他刚出版的《西方文明五千年》还被摆在校园书店的显眼位置。

而现在,书中的核心论点正在被一个个推翻。

他的心血似乎在瞬间化为泡影,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让他如坐针毡。

“最令人震惊的是建筑方面。”意呆利考古学家罗西接过话筒,全息投影立刻切换成帕特农神庙和未央宫的3D对比图,精美的建筑模型在空中旋转,让观众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两者的每一个细节。

罗西继续说道:“所谓的‘古希腊柱式’,与西周宫殿的立柱结构……”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话一出,会场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这不可能!”詹姆斯终于忍不住站起来打断,他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额头上的青筋清晰可见,“这是对西方文明的亵渎!”

他的话音刚落,罗西却依旧平静地调出一段全息录像:“上个月,我们在雅典卫城地下发现了这个。”

画面中,一块刻有奇怪符号的石板被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考古人员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在对待一件无价之宝。

“经过大夏古文字专家鉴定,这是早期的汉字变体,年代测定为公元前8世纪。”

罗西的声音在会场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这块石板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地中海文明起源说,仿佛是一把利剑,斩断了西方文明源头的自我标榜。

前排一位老教授突然捂住胸口,校医赶紧上前搀扶,周围一片慌乱,而这场学术地震,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大夏西北大学的实验室里,年轻的考古学家林默正对着量子计算机的运算结果发呆。

屏幕上,“特洛伊战争”四个字后面跟着一个刺眼的红色问号,仿佛在无声地质疑着这场战争的真实性。

林默深吸一口气,对着视频会议另一端的国际专家团队说:“所有所谓的‘史诗记载’……”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坚定地说,“在量子级文本分析下,都显示出明显的后世加工痕迹。而同时期的大夏竹简记载,却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她的话让视频会议的另一端陷入了沉默,那些国际专家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伦敦大学学院的史密斯教授最先打破沉默,他插话道:“但我们有确凿的考古证据……”

话音未落,林默便调出大英博物馆藏品的高清扫描图,用红圈标出几个细节:“您指的是这些吗?这些‘古希腊’陶罐的彩绘技法,与春秋时期的漆器工艺如出一辙。更关键的是……”

她放大陶罐底部的印记,“这个符号,经过光谱分析确认是朱砂,而朱砂在当时只有大夏能够提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