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几分温度(1/2)
清晨的阳光带着几分温柔,透过雕花窗棂,如同被裁剪过的金纱,轻轻落在苏瑶的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这光晕驱散了诊疗室清晨的微凉,让整个空间都变得温暖起来。苏瑶坐在靠窗的木桌前,桌上铺着一张浅灰色的粗布桌布,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药材与配药工具 —— 小巧的铜秤、精致的瓷碗、锋利的铜刀,还有一沓叠得整齐的油纸,每一样都透着岁月的温润。
她的发丝被晨光染成了浅棕色,柔软地垂在肩头,几缕碎发调皮地贴在脸颊旁,随着她均匀的呼吸轻轻颤动,像是春日里随风摇曳的细柳。苏瑶并未在意这些碎发,只是专注地低着头配药,那双眼睛清澈而明亮,紧紧盯着手中的药材,仿佛世间只剩下眼前的这一份差事。她的手指纤细而灵活,指尖带着常年与药材接触留下的淡淡药香,取药时动作轻柔却精准,每一味药材的分量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只见她先从身后的药柜中取出一个贴着 “当归” 标签的木盒,打开盒盖,一股浓郁却不刺鼻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她用铜勺轻轻舀出适量当归,放在铜秤的一端,眼睛盯着秤杆,直到秤杆平稳地停在合适的刻度,才将当归倒入瓷碗中。接着,她又依次取出黄芪、白术、甘草等药材,每一味药材的取用都如当归一般认真,时而轻轻拨动秤砣,时而小心调整药材的用量,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偶尔,当碎发遮住视线时,苏瑶会抬手将其捋到耳后,这个动作自然而优雅,露出她光洁饱满的额头。额角处还残留着一点昨夜研磨药材时沾上的药粉痕迹,是浅褐色的,像一颗小巧的星辰,点缀在白皙的皮肤上,不仅不显突兀,反而增添了几分医者的烟火气。她似乎并未察觉这一点药粉,依旧专注地做着手中的工作,仿佛配药这件事,就是她此刻最重要的使命。
药柜旁的铜炉造型古朴,炉身上雕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样,历经岁月洗礼,铜色已有些斑驳,却更显厚重。炉中燃着一支艾草,艾草的顶端微微泛着红光,一缕缕浅灰色的烟雾缓缓升腾,带着淡淡的艾香,与桌上药材散发出的苦涩却清新的草药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治愈的气息。这气息弥漫在整个诊疗室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闻之内心平静,仿佛所有的疲惫与不适都能被这香气抚平。
苏瑶配药的动作有条不紊,每一步都透着熟练与专业。她将所有药材配齐后,拿起铜刀,将一些质地较硬的药材切成薄片,刀刃落下,发出 “笃笃” 的轻响,节奏均匀,像是一首舒缓的小曲。切好药材后,她又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将所有药材包裹起来,轻轻系好,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珍贵的宝物。
随后,苏瑶将包裹好的药材放在油纸中央,小心翼翼地将油纸的四角对折,再仔细地用棉线将油纸包捆扎结实,确保药材不会漏出来。她的手指在油纸与棉线间灵活穿梭,每一个打结的动作都认真细致,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包好药后,她双手捧着油纸包,缓缓递到老妇人手中。
老妇人坐在对面的木椅上,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双手因为常年劳作而显得粗糙,却紧紧握着苏瑶递过来的药包,像是握着一份希望。苏瑶看着老妇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耐心地叮嘱道:“阿婆,这药您回去后,记得用三碗水煎成一碗,水要选干净的井水或者泉水,火候先大后小,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煎半个时辰,这样药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她顿了顿,眼神认真地看着老妇人,继续补充道:“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早上饭后半个时辰服用,晚上睡前服用最佳。服药期间,可千万不能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像刚从井里捞出来的瓜果、油炸的点心,这些都要忌口,不然会影响药效。平时要多喝些温水,注意休息,别太劳累,晚上早点睡,让身体能好好恢复。”
老妇人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嘴里念叨着:“好,好,我都记着,谢谢你啊苏大夫,你真是个好人。” 苏瑶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依旧温和:“阿婆,您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是服了药后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比如觉得恶心、头晕,或者病情没有好转,您可一定要随时来寻我,千万别拖着,知道吗?”
老妇人眼眶有些湿润,紧紧握着苏瑶的手,哽咽着说:“苏大夫,你这么细心,真是比我自家闺女还亲。之前我去别的地方看病,大夫都没跟我说这么详细,就匆匆打发我走了。也就你,每次都跟我说得这么清楚,还总关心我身体。” 苏瑶轻轻拍了拍老妇人的手,安抚道:“阿婆,您别这么说,医者仁心,关心病人的身体是应该的。您快回去吧,路上小心些,记得按时服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