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421章 高阳心事

第421章 高阳心事(1/2)

目录

“你有你的规划,这很好,但朕却不能让你吃了亏。”

李世民思忖片刻,道:“这样吧,你把棉花种子交给朕,由朝廷直接组织人手种植。”

“等棉花收获后,全部交给你来制作棉衣棉被,该你赚的钱,你照赚就好。”

“真的不用了。”陈衍婉拒道,“陛下,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您掌握的田地虽多,但如今大唐许多地方的百姓仍缺粮果腹。”

“不如就按原计划,让我来种棉花。反正我这儿门户的,自己人也消耗不了太多粮食。”

“当初要这么多地,本就是为了种棉花,临时改变计划反而不妥。”

李世民还想再劝,陈衍却抢先一步,诚恳地:“陛下,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怕我出钱出地,最后忙活一场却没赚到什么,吃了亏。”

“但账不能只这么算,我不是早就跟您过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如今我有了些能力,您总得给我一个机会,为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为我所敬佩的君主分忧解难吧?”

他最后一句话时,语气带着几分玩笑,但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笑得出来,反而神色动容。

李世民闻言,感慨地长叹一声,神色转为郑重:“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不再多劝了,倘若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随时给朕传信!”

“好!”陈衍笑着应承下来。

李世民又提起另外一件事,“种棉花就这么决定了,那曲辕犁,你认为该如何推广效果最好?”

“这还用问吗?”陈衍当即乐道:“当然是大唐民报啊!”

“只要将曲辕犁的具体用法、效果全部写在报纸上,画出一个样图给百姓看,然后用官府的名义贴上告示,让人好好宣传一下,不怕百姓不知道。”

“当然!”他转而:“这种东西是不能送的,绝不能让百姓养成可以不劳而获的思想,以工代赈这种计策实际上是可以用于方方面面的,直接在各地售卖即可。”

“若百姓买不起,可以用租赁的方式,相信世界上也没人敢欠您的东西。”

“嗯!”李世民重重点头,经过这么长时间,他越来越能体会到以工代赈的高明了。

这一点从几乎一月一个样的渭南县就能看得出来。

而且最初陈衍提起的经济流通,他多少也看得出一点门道了。比如,从表面上看陈衍一直在大肆撒钱,无论是修路的苦力,工坊的工人,甚至一个守门的护卫,陈衍给的工钱都相当高。

但百姓们赚了钱总要花出去。

以前日子紧巴巴,现在宽裕了,扯几尺好布给家人做身新衣裳,很合理吧?

赶上节日或丰收,买点肉、打点酒,吃顿好的改善生活,不过分吧?

手里有了余钱,想着送孩子去学堂认几个字,更是人之常情吧?

这钱就这么从陈衍手里流到百姓手里,又从百姓手里流到布商、酒肆、学堂......在整个渭南县循环流动起来,仿佛一潭死水被注入了活力,重新流动了起来。

如此奇妙的循环,给了李世民不的震撼。

也在那个时候,他彻底明白为什么李淳风、袁天罡这两位奇人异士愿意叫陈衍一句先生,甚至被忽悠着去带兵也只有表面怨言了。

“曲辕犁的推广,就按照你的方法来吧,具体细节朕回头跟克明他们好好商议商议,争取早些拿出来。”李世民当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