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空城计(2/2)
接下来,赵鹏正立刻行动起来。
将所有能调动的军士、商队护卫,甚至一些体格强壮、穿上皮甲的野人青壮,都集中到榷场外围的栅栏后。
让他们尽量挺直腰板,把仅有的几面大明军旗高高竖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命令他们轮番走动,大声呼喝口令,制造出人数众多、戒备森严的假象。
这下子准备攻打新五国城的王和反而犹豫了。
上一次剿灭王杲的战争中,王和见到了明军很多新式武器,对大明正规军的战斗十分畏惧。
他敢于袭击五国城,是算定李成梁无法支援,抢完之后他带着部躲进长白山中,李成梁也拿他没办法。
可发现新五国城不是软柿子,王和又开始迟疑不定。
接下来,赵鹏正派人将商队带来的空木桶,用油布盖好,一排排堆在榷场后方视野开阔的高地上。
又让人散布新五国城内火药充足的消息,李成梁是将新五国城当做诱饵,马上就会引兵杀到。
又让自己的亲随带着旗帜,悄悄潜入榷场外围稀疏的树林,命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摇动旗帜,扬起积雪灰尘,仿佛有伏兵在调动。
这下子王和就更犹豫了。
距离新五国城越近,他也听到更多的消息,特别是有关赵鹏正“手眼通天”、“上面有人”的传言。
本来王和是嗤之以鼻的。
哪个手眼通天,上面有人的大明官员,会被发配到极北筑城?
但是现在他又开始怀疑自己了。
一座边陲城市,运这么多火药干嘛?
是不是要作为李成梁的后勤基地?
这赵鹏正是不是甘当诱饵,为了能积攒军功,这样就能火速升迁了。
王和想到自己的远房亲戚王杲。
李成梁不就是靠着“刷王杲”,才官拜安东都护府副都护的?
王和心中疑心更甚,但是整个部已经发动起来了,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让众人停下来的,只好领着百名建州女真起兵,先杀来五国城看看虚实。
接着,赵鹏正又命令敞开榷场入口。
当然,内部还是用大车杂物做了简易防御工事。
赵鹏正又垒起高台,搬来一张椅子,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面。
他身边只留两个亲随。他强忍着哆嗦,努力摆出一副悠闲品茶、胸有成竹的姿态,目光“睥睨”着远方可能出现敌人的方向,仿佛在等王和自投罗网。
王和来到新五国城下,起来是城,城墙根本没建造,只有一圈木头栅栏。
城门就是榷场入口,大门洞开,城防简陋。
可王和起了疑心,就越看越可疑。
明军城防潦草,但是城内旗帜飘扬,栅栏后影影绰绰,人头攒动,呼喝声不断。
高处是一排疑似火药桶的东西,如果这些爆炸了,那也足够王和吃一壶了。
侧翼树林尘土飞扬,似有伏兵运动。
最异常的还是赵鹏正!
王和心想:哼,真当我们女真人不知道空城计啊!
建州女真的首领其实汉化程度很高,而空城计在明代已是非常流行的戏剧作品。
可偏偏这样,王和止住了兵马。
王和生性多疑狡诈,本就忌惮李成梁。
“这汉狗如此镇定……莫非真有埋伏?”
“辽阳的精兵真的就在附近?”
“李成梁这老狐狸,纵容我部,是不是正等着我撞上去?”
他勒住战马,命令队伍停下,派出几队斥候心翼翼地靠近侦查。
榷场内的“守军”在赵鹏正暗中授意下,对着靠近的斥候大声呵斥,甚至放了几支没什么准头的箭矢,显得底气十足。
王和越看越觉得是陷阱,心中怯意渐生。
王和不敢贸然冲进去,但是他也没办法直接带着部撤退。
建州女真其实就和唐末五代的魏博牙兵差不多,让你当首领就是要带着弟兄们去抢劫的,王和如果直接撤退,怕是连部都逃不回去,就会被部将割了脑袋献给明军。
王和只能暂时命令亲随退兵,下令在距离新五国城几里的地方扎营。
就这样,又过上了五日。
赵鹏正每日不是唱空城计,就是处理新五国城的公务,完全看不出被建州女真围城的样子。
其实赵鹏正早已经绝望,他知道新五国城距离安东都护府的行营遥远,王和也不是傻子,这空城计也唱不了多久了。
只不过他一生好面子,也不愿意求饶,只想着撑一天是一天。
可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松花江下游方向,突然传来沉闷而急促的马蹄声!
地平线上,一道由黑色铁骑组成的洪流,卷起漫天雪尘,如同钢铁怒涛般汹涌而来!
当先一杆大旗迎风招展,赫然是一个斗大的“李”字!
李成梁的辽东铁骑,真的到了!
新五国城内的野女人真首领和大明商人都是狂喜!
赵大人果然手眼通天!
王和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停留,怪叫一声“快撤!”
李成梁一马当先,冲到榷场前,看着眼前这外强中干却又“唬”住了敌人的场面,再看到高台上那个面色惨白、双腿还在微微发颤,却强撑着没瘫下去的赵鹏正,不由得哈哈大笑。
赵鹏正这才感觉魂儿归了位,全身力气仿佛被抽干,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
他扶着桌子,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虚弱和难以抑制的激动:“李…李都护…您可算来了!下官…下官幸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