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57章 名将时代的落幕

第457章 名将时代的落幕(2/2)

目录

原本李如松以为,所谓大争之世,不过是武器更先进,训练更充分,军官素质更高,本质上和原来的战争没什么两样。

他追求的,也不过是和戚继光一样,成为史书上留名的名将。

但是苏泽向他展开了一副完全不同的绘卷!

这是迥异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军事变革!

如果真如苏泽所,变革完成,那战争就会彻底改变!

而自己作为亲历者,就要亲自推动这场伟大的变革!

什么叫做大争之世!这才是大争之世!

李如松无法想象,配备了这样一套战略和指挥系统的大明,将会爆发什么样的战斗力!

这是中原王朝对四夷拉开代际差距,碾压整个世界的序章!

李如松也跟着苏泽失起来。

是啊,总参谋部的制度搭建起来,战争的最底层架构都会变化。

不是战场上的指挥官不重要了,而是在统帅的沙盘上,每一支部队都是执行任务的棋子,棋子的表现再优异,也很难挣脱整个棋盘。

名将的时代就要幕了。

身为一名军官,李如松自然要比苏泽更感伤。

——

二月十五日,广西。

侦查总旗的朱时坤被召到主将陈璘的营地。

安南军虽然平定了三土司之乱,但是没有返回京师,而是留在广西清剿和三土司牵连的叛乱土地。

当然,这只是一个旗号,实际上安南军留在广西,是为了震慑各土司,配合广西布政使涂泽明推动改土归流。

除了广西土司之外,云贵川也有大量的土司部,在朝廷如此迅捷的平定三土司之乱后,这些土司部也安宁了不少,安南军正如其名,安定了整个帝国西南边陲。

但是部队驻扎在广西,也不能一直无所事事。

陈璘命令各部配合地方官府进行剿匪。

大西南的匪盗问题和土司问题一样严重。

或者有些土司部明面上是土司,实际上就是土匪山贼,动不动就拦截客商,袭击汉人村。

朱时坤刚刚带领侦查总旗,剿灭了一股土匪,他刚刚返回防城驻地,就被陈璘喊到了营地。

“这是京师急送来的信件,朱总旗你先看看。”

朱时坤接过这几份文件,就是沉稳如他,看完之后也脸色骤变。

“朝廷竟然发生这么多事?”

朱时坤的兄长就是成国公朱时泰,他当然知道勋臣谋划的事情。

当年朱时泰就曾要让朱时坤去禁卫营,但是被朱时坤拒绝。

可没想到,兄长没有能办成的事情,却让李如松办成了。

陈璘给朱时坤的文件中,详细写了包括李如松进策,苏泽的兵部改革奏议,以及曹邦辅致仕,王崇古入京主持兵部改革等大事。

这些都是通过海上的快船送到防城的。

连广西都收到了消息,整个大明的军队应该都知道了军事改革要开始了。

“你怎么看?”

陈璘看向朱时坤。

朱时坤思考了一下道:

“末将以为,兵部改革势在必行。”

“年前,兵部将本该送到东北的冬衣送到我们广西,兵务混乱可想而知,只是没想到苏教务长竟然拿出如此庞大的改革方案。”

陈璘点头道:

“是啊,苏翰林不愧是苏翰林,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国策。”

“如此军改,朱总旗是什么看法?”

朱时坤道:

“兵部职能改革是必然的,统帅指挥收归内廷也是应有之义。”

“只是这个总参谋部到底是做什么的?”

“军政参谋咨议,到底要什么事情,才能不被外朝言官弹劾?”

“如今京师的清流们,肯定都在盯着总参谋部吧。”

从刚刚的文件中,朱时坤也看到了自己的同期,骑兵班正李如松出任总参谋部作战司主司的任命。

朱时坤和李如松是惺惺相惜的好友,但也是竞争对手。

自己比李如松先一步上战场立功,没想到李如松留在京师,竟然也进策立功,还因此成为作战司主司。

朱时坤又是为李如松高兴,又是为李如松担忧,同时心中也有一些掩饰不住的异样心思。

“总参谋部的事情,还是留给京师那些大人物去操心吧。”

“这是内廷发下来的《形势报告》,日后我们安南军每月两报,必须在每月十五日之前发出,如若延误,视同延误军机。”

“这份报告本将看了,也只有你们武监出身的能办。”

朱时坤一愣,陈璘又道:

“这是朝廷关心的大事,日后要如何编纂这份报告,就要靠你们这些武监军官了。”

“本将想了想,决定在大营也设置参谋处,由你来出任参谋处主司,专司负责汇总编纂审核《形势报告》,对接京师的军令。”

朱时坤知道军令难违,立刻领命。

陈璘道:

“此外我们安南军在南方作战的经验,内廷也要我们总结一份,这任务也交给你来办。”

“这是要递交内廷的重要文件,本将不会抢你的署名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