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55章 阁老们的手段

第455章 阁老们的手段(1/2)

目录

严用和挥舞着手里的抄本道:

“如苏检正奏疏所言,这参谋总部乃是咨政机关,只负责订立计划、制定训练通例。”

李己立刻道:

“此乃侵夺兵部职权!此乃纵容武官干政!”

严用和突然板起脸来道:

“李给事中!我朝哪条律令,不让武官干涉军政?”

李己刚刚鼓起来的气势又是一泄。

禁止武官干涉军政,这算是文官中的默契。

太祖朱元璋自然不可能编订律令不让武将干政,朱元璋时期执掌军政的可都是武将。

李己瞪了严用和一眼道:

“严给事中明知故问!”

严用和懒得在这件事上纠缠,辩论这种事情就是打烂仗,是分不出高下的。

反正只要打压李己的气势就可以了。

严用和不理会李己,继续道:

“侵夺部权?苏检正奏疏中,兵部职权可要比以往更多,那侵夺的是什么部权?”

李己涨红了脸,论辩论术,他是真的比不过严用和。

此时他也后悔,今天自己进来的时候,看到严用和要跑,自己可以当做没看见的,可偏偏鬼使神差的上去拦住严用和,逼着他表态。

这样一来,在场的给事中们,眼神都有些游移,明显是动摇了。

严用和却没有乘胜追击。

他道:

“在下问一句,陛下已经调武监军官入值宫中戍卫,那陛下向他们垂询军务,外朝能有什么办法?”

“不允许武监军官值戍皇宫?”

众人都沉默了。

皇帝安排值戍的武官,外朝文官哪里有过问的权力啊,这不是要造反?

也正如严用和所的那样,如果皇帝向身边的武将询问军务,他们这些外朝文官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严用和道:

“苏检正上书陛下,明确总参谋部之责,也就确定了这些武官的职责,若是他们越权干政,吾等自然可以上书弹劾!”

“苏检正此举,是将一切都摆在阳光之下,这反而是方便外朝监督!”

“这难道不是好事?”

在场的给事中们都沉默了。

就连李己,也不出反驳的话来。

解决了李己之后,严用和道:

“诸位,吾等六科给事中,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纠劾,而不是对朝廷大政事事反对博出位出风头。”

“苏检正此议,乃是为了朝廷大事计,又非一门一户的私计。”

“大家还是不要盲目上书反对,延误了朝廷的大政。”

严用和完,就拂袖道:

“老夫身体不适,先行回去养病。”

完这些,严用和就拖着“病体”,离开了六科。

众给事中本就承了分房的情分,也不好过完年就对苏泽喊打喊杀。

有了严用和的理由,众人也纷纷散去。

李己和张书两名兵科给事中站在原地,张书也萌生了退意。

“李给事中,严给事中的也有道理,此时阁老们都不反对,我们贸然跳出来反对,还不如等等兵部上书再。”

李己紧握拳头,他也知道大势已去。

如果只是零星几个言官上书,无法形成风浪,那就很难对朝政产生影响。

而且法不责众,大家都一起反对,那皇帝也不可能将六科都处置了,那样会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

可如果只是一撮人反对,那要针对这一撮人就容易多了。

而刚刚张书也是在提醒李己。

在考成法改革之后,六科的考簿都在内阁手里。

触怒皇帝,最多就是廷仗,还能赢得士林名声。

可是得罪阁老们,一旦被阁老们记恨上,在考簿上给了下等评价,就要被调离六科了。

苏泽是检正中书门下五房,乃是阁老们的亲信中的亲信,要是只有李己一个人跳出来,那要针对他就太容易了。

李己憋了半天,最后还是道:

“且看看兵部上书再!”

——

兵部。

兵部尚书曹邦辅就要比六科坚定多了。

没办法,苏泽看似给兵部增加了权利,实际上将指挥权和决策权都取走了,那日后兵部岂不是沦为接受内廷和总参谋部的执行机关?

这不是倒反天罡了?

为了表明坚决抵抗的态度,兵部尚书曹邦辅向皇帝上奏请辞。

除了曹邦辅之外,又有两名兵部清吏司郎中,五名员外郎,也一同上书请辞。

在得知了兵部用辞职威胁后,高拱内阁也愤怒了。

兵部撂挑子,这等于向皇帝和内阁施压。

但是兵部事务繁多,这么多兵部官员在这个时候请辞,发往东北和广西的补给还要运输,这些工作一旦瘫痪下来,对朝廷的影响太大了。

高拱冷着脸召集阁臣开会。

“兵部尚书请辞,兵部戎政几近瘫痪,诸位阁老有什么看法?”

兵部这种做法,自然被视为对内阁权力的挑衅。

高拱本身就是一个强势的阁老,曹邦辅用这样的方式来抗议,确实有些不顾大局了。

作为头号的兵部黑,赵贞吉首先跳出来道:

“兵部如此做派,是以国政要挟陛下!”

“本官的想法,应该同意曹邦辅的辞表!”

赵贞吉和兵部早有宿怨,他这么自然没问题。

不过高拱并没有直接赞同赵贞吉的意见。

罢免一名兵部尚书容易,但是要找到合适的继任者难。

要能有足够的威望,撑起兵部的事务,还要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兵部的运转,那自然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为什么兵部尚书曹邦辅敢于用辞职来威胁的原因。

对此高拱也十分的头疼。

他也没想到,曹邦辅竟然如此不顾大局,不惜用瘫痪兵部来威胁。

就在这个时候,内阁次辅张居正突然道:

“首辅,年后兵部事务繁重,不可无主。”

“武选清吏司郎中申时行,稳重实干,可以由他暂署兵部务。”

老狐狸。

高拱看了一眼张居正,申时行是他的弟子,张居正就能如此坦坦荡荡的举荐,一点都不避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