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市长请喝茶(1/2)
从彭村基地离开后,陈家志又去了江心菜场。
去年六月的暴雨让戚永锋谨慎了些,但也还保留着冲劲,在雨后及时追了一茬空心菜,挽回了些损失。
而整个下半年,江心菜场就突出了一个稳字。
出菜稳,品质稳,下半年的销售额也刚好过千万元,利润普通,但这钱赚得很舒心。
陈家志看了后也很舒心。
这种管理风格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叶菜的整体形势下,会偶有起伏,但不影响长期盈利。
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都可以完全放养了。
陈家志有时觉得自己运气好,或者是眼光好,选的几个场长都还比较靠谱。
他愿意培养是一个原因,但这些人也都有种菜天赋。
在路上时,陈家志时常和薛军聊这些话题。
薛军有一句话让他挺有感触,“跟着靠谱的人做事,自己也会逐渐变得靠谱。”
薛军仿佛是在暗喻自身,也有点像是在易定干,又或者是戚永锋~
这三个人在陈家志的印象里其实都有‘不靠谱’的事迹。
薛军前世打架把自己弄没了;
易定干前世上班天天带他摸鱼,现在只打窝不钓鱼;
戚永锋也没那么‘莽’了;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改变,包括李秀也有了很大不同,可能没前世那么操心,李秀至今仍是全方位的信任他,甚至更黏着他。
飞机直插云霄,陈家志闭眼还在回味着‘人’的变化,做菜场,做果蔬生意都离不开人。
最需要的特质就是靠谱。
陈家志嘀咕道:“以后谁还敢我取名不行,我得好生和他理论理论。”
他觉得靠谱鲜生这个名取得很好,它逐渐在形成一种风气,或者企业特质、企业文化。
每个人都靠谱或者正在变得靠谱。
这种精神财富带来的价值对企业的成长也十分重要。
1月20日,大寒。
陈家志到了繁荣菜场,寒风凛冽,露地种植的蔬菜叶片表面都凝上了一层冰晶,蔬菜生长明显放缓。
菜场的生产进入了淡季。
不过附近的罗南园艺场还很火热,大棚里的宝杨黄瓜、番茄结得正好,也能卖上还不错的价钱。
但相比投入,整体的投资性价比不高。
这就是如今沪市集体和国有园艺场的现状。
来繁荣后,陈家志做的第一件事是巡田,其次就是去拜访垂直领域的地方干部。
从村、镇,到宝山蔬菜办公室的主任廖明,皆有所交流。
也从中了解到了很多信息,不仅集体园艺场不赚钱,沪市蔬菜集团的经营也十分挣扎,两三百家国营菜店大面积亏损。
而今年在宝山地界上出了个很耀眼的‘异类’--繁荣菜场。
1995年成立,1996年就创汇284万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也达到了126万元。
如此业绩,引人瞩目,论单产更是吊打全市所有园艺场。
南边来了条过江龙,自然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团队。
于是,有更多人把目标市场瞄准了出口,宝杨黄瓜、番茄,包括西兰花都成了许多人的研究目标。
陈家志也从廖明口中得知宝山区将投资4500万元改建一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
其得很高大上,全面引进以色列的温室滴灌技术等等。
陈家志前世在宝山呆了好几年,也知道这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种菜几年后经营不下去,又改成种花了。
很显然,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已经定下了的事,他也不好什么,只是问了下滴灌供货厂家,又是以色列的。
对靠种菜赚钱的菜农来,完全没有性价比,却是近几年各地农业科技园区最常引进的技术。
从廖明办公室出来后,陈家志叹道:“希望绿藤公司能早点做起来,就算干不死这些外国货,也能把价格打下来。”
繁荣菜场也会改造微喷灌,绿藤公司也派了人来设计。
敖德海感慨道:“我也感觉4500万元太贵了,面积也不大,想靠种黄瓜、番茄回本,难啊。”
车窗外寒风簌簌,陈家志想抽支烟,被冷风吹得缩了缩脖子,赶紧把窗关上。
这样的天气抢早种西兰花会很有挑战性。
不过敖德海有过成功经验后,也显得更得心应手,育苗的西兰花出芽情况很好。
用的也是耐寒‘优秀’种子,更抗寒,采收后保鲜期也更长,更适合出口。
现在这年代,大部分人主动寻找好种子的意识都不高。
且耐寒优秀还得靠进口,铺货量很,这也是门槛。
即使有竞争,繁荣菜场也是有恃无恐。
陈家志并没有在沪市呆太久,巡田,见人,再安排一下年底奖金,跟着就赶去了元谋。
元谋今年的表现也不错,完成了既定目标。
黄瓜园镇的100亩大棚基地正在丰产丰收中,赚钱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成为了标杆项目,利于种苗的推广宣传。
同时今年购买种苗的菜农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尤其是中途有一阵爆发了黄瓜霜霉病,嫁接苗的抗病性得到了认可。
这些都有利于今年种苗工作的开展。
在种子方面,除了各个菜场的种子自给自足外,育种这一块还处于花钱养着的阶段。
1月末的元谋阳光依然温暖而明亮,天上还偶尔飘过几朵洁白的云朵。
大棚里黄瓜、番茄、茄子的果实挂满枝头,露天种植的白菜、萝卜也长势良好,一片绿意盎然。
连续两天晚饭后,陈家志都喜欢在菜田里走走,一阵微风拂过,会很自然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让人周身通泰,不舍离去。
“这里适合过冬,我打算以后在这边买套房子,每年冬天就带家人过来住。”
李明坤道:“现在也可以来过冬,这里房间多,住得下。”
想着老爹老娘还在楼镇忍受湿冷的天气,陈家志确实有这个想法。
“明年吧,今年没空折腾了,得赶着回去。”
连续在外跑了几千公里,中途几乎是连轴转,巡田、见人、聊天、喝酒、开会…几乎没有休息。
所幸没有糟心事,每到一地都有很好或过得去的成果。
李明坤又:“要不再多呆两天,这边住着舒服,离过年也还有时间。”
“不了。”
这时,薛军也跑了过来,道:“易定干来电话了,陈观叶市长两天后要去楼镇,他原本还想和你电话先聊几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