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年计划(2/2)
我们再看看卞况怎么样了。他当时吓坏了,离开杨埠乡之后,顺着农田绕道去了附近的一个镇上。
隐约看到一个小旅馆亮着灯,他也不管那么多了,进去之后开了个房间躺下就睡,一口气睡到了中午,这才被外面客人退房的声音给吵醒。
爬起来出去找了个地方,点了俩菜和一瓶啤酒,走的时候还顺路买了包烟。加上住店的费用,昨晚上抢了30块,基本都不剩了。
紧接着,名场面来了。
卞况酒足饭饱本想回家了,但是他气不过呀,“妈的老子忙活一晚上啥也没弄着,这可不是我的风格。”
也不知他怎么想的,居然鬼使神差的返回了案发现场。
还没走过去就发现围了好多人,卞况战术性的咳嗽一声,紧接着拨开人群就钻了进去。此时他看到人群中,好几个警察正在采集现场痕迹,有一个人拿着石膏还在还原脚印。他当时还蹲在地上搁那瞅呢。
当年的刑侦技术并不先进,加上市面上鞋子的样式也不多,所以鞋印就是很关键的破案线索。
在这之前,好多大案要案,都是因为一枚鞋印破获的。
就说白宝山那个案子吧,当时不知道他的脚小,误判了身高,单就这一件事,误导了专案组很久很久。
可见案发一线的警察是不能出错的,他们直接决定了案情的走向。
这时候,卞况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鞋,“我靠,这不就是我的鞋印吗?”一下子出了一头白毛汗,“不行,这里不是我该来的地方。”赶紧起身逃离了现场。
接着他就跑回了家,回去之后,他就开始反思了,这次又白忙活了,别说赚钱,来回的路费都吃的老本。再这么下去,早晚得饿死。不行,我还有大仇没报,可不能就这么没了。”
于是痛定思痛,他给自己定了个三年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要赚他几万块钱,接着金盆洗手,转做正行。
另外一个计划就比较残忍了,3年内还要杀够100人。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量,没人知道,但很多人也做过推测,卞况很有可能是把几万块钱平均到了每个人头上,比如干掉一个人,平均能到手300,100个人,就是3万,所以才有了这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