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是派出所吗怎么去刑侦了 > 第600章 树欲静

第600章 树欲静(1/2)

目录

省警官学院的阶梯教室里,掌声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年轻学员们激动的目光依旧聚焦在讲台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上,从不少警校生的眼神里都能看出充满了对许阳崇拜。

许阳平静地收拾着讲稿,额角那道浅痕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为他平添了几分历经风霜的沉稳。他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灼热,一如多年前刚穿上警服的自己。

“许教官!”一道清亮的女声在许阳耳旁响起。

许阳抬头,看见一个扎着利落马尾、眼神明亮的女学员快步走到讲台前,她是刚才提问最积极的一个。在这名女学员身穿的警服上,许阳看到了省警官学院和其他警校不同处,原本警服上该贴有胸徽和警号的位置上面写着关于女生的专业和名字。

女学员名叫林薇。来自川省侦查专业。

“许教官,您刚才讲到,在赵永良案的后期,您意识到对手的目标可能不仅仅是王辉大队长,而是您本人。我想请问,在那种明知是陷阱的情况下,是什么支撑您继续深入调查,而不是选择……更稳妥的方式?”

问题很犀利,也很大胆,直指决策核心的风险与信念。

许阳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润了润因长时间讲话而有些干涩的喉咙。胸口的骨裂处似乎还在隐隐提醒他不久前那场生死时速。

“因为退一步,或许海阔天空;但进一步,一定是真相和责任。”许阳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我们警察办案,不能因为前方有陷阱就绕道而行。有时候,陷阱本身就是路标,指向最黑暗的地方。我的支撑……很简单,就是这身警服所代表的意义,和我身后需要保护的战友与群众。如果因为个人安危就放弃追查,那才是对这身警服最大的亵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薇和周围聚拢过来的学员,“当然,这不意味着一味蛮干。认清陷阱,然后更谨慎、更智慧地去破解它,才是正确的做法。勇气,需要智慧来护航。”

林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神更加明亮:“我明白了,谢谢许教官!”

学员们陆续散去,教室里只剩下许阳一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空荡的讲台前,仿佛还能感受到刚才那份澎湃的激情,但内心深处,一种更深的冷静在沉淀。他知道,这里的宁静,是另一条战线的开始。

回到学院分配的临时宿舍,条件简单却整洁。许阳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他的“教官笔记”。他不仅仅是在准备课件,更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复盘。从扎西的基层历练,到蓉城新区的锋芒初露,再到督察总队的刀光剑影,最后是赵永良-梁国栋案的波谲云诡……他将这些经历逐一剖析,提炼其中的得失、人心与制度的问题。

尤其是在剖析梁国栋案时,他着重思考了“保护伞”形成的土壤和其运作的隐蔽模式。赵永良笔记里那些语焉不详的符号,U盘里变声录音背后的权力勾连,都指向一个更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梁国栋倒了,但这个网络真的被连根拔起了吗?他隐隐觉得,水下的冰山,或许只显露了一角。

几天后,许阳照常给学员们上着课,但是当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只见几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阿正,辉子,飞宇?你们怎么来了?”许阳的声音里明显带着几分既意外的惊喜。

几人的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看向许阳朝着许阳走过去,就像当初许阳在分局刑侦支队任职一般,纷纷伸出拳头与许阳碰在一起。

“阳哥,别站着了,就让我这个省警院的毕业生招待招待你,你到这里两个多月了,肯定还不知道这边哪里的东西好吃吧。”周正笑着出声说道。

秦飞宇看了一眼周正此时插话道,“我说阿正,要说论资历,我可是咱们几个里面最早毕业,要说对省警院的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