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执槌破雾,暗线浮鳞(1/2)
林清梧站在高阁之上,夜风裹挟着凛冽的寒意,吹得她鬓角的银丝愈发刺眼。
她看着影卫消失在夜色中,如同看着一枚棋子,落在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位置。
“文可载道,亦可斩妖。”她低声重复着,仿佛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这天地间的魑魅魍魉宣战。
影卫身形快如鬼魅,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文相府高高的院墙之外。
他们如同夜幕中的幽灵,无声无息地潜入内书省旧档库。
旧档库位于皇城东北角,阴暗潮湿,常年不见阳光。
这里堆满了历朝历代的典籍、档案,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像是历史的坟墓。
平日里,只有几个老吏在此值守,几乎无人问津。
影卫们避开巡逻的侍卫,熟练地打开一道道机关,悄无声息地进入库房深处。
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猎豹,精准地找到了那间存放《永昌实录》的房间。
房间里,堆满了厚重的书册,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味道。
影卫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翻找着。
最终,在一排书架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那本《永昌实录》。
这本史书已经有些年头了,书页泛黄,封面上布满了灰尘。
影卫们轻轻拂去灰尘,打开书册,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
终于,在书册的夹层中,他们发现了一枚染血的玉佩。
玉佩呈圆形,质地温润,但上面却沾染着已经干涸的血迹,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影卫们小心翼翼地将玉佩取了出来,放入一个特制的锦盒中。
然后,他们又将书册恢复原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旧档库,仿佛从未出现过。
与此同时,文相府内,林清梧的心腹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装作不经意地向外散布消息,声称文相大人夜夜在府中焚香祭祖,似乎在寻找林家的遗物。
这些消息如同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当然,也传到了某些人——例如,裴元衡——的耳朵里。
裴元衡坐在太傅府的书房里,听着下人的禀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那双原本就狭长的眼睛,此刻眯成了一条缝,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林家遗物……哼,她想玩什么把戏?”裴元衡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但他心里却十分清楚,林清梧绝对不是一个会无的放矢的人。
她的一举一动,背后都隐藏着深意。
“去查!”裴元衡冷声吩咐道,“务必查清楚,林清梧到底在搞什么鬼!还有,派人盯着内书省旧档库,看看她到底在找什么东西!”
三更时分,夜深人静。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内书省旧档库。
他身穿老吏的服饰,脸上也涂抹了伪装,看起来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库房管理员。
然而,他那双眼睛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暴露了他不寻常的身份。
此人正是裴元衡派来的,目的是查清楚林清梧到底在寻找什么。
黑衣人熟练地避开巡逻的侍卫,进入了存放《永昌实录》的房间。
他凭借着记忆,准确地找到了那本书册。
他伸出手,正要将书册取下来。
“咔哒”一声轻响。
黑衣人脸色骤变,立刻意识到自己触发了机关。
“不好,中计了!”他心中暗叫一声,立刻想要逃离。
然而,已经晚了。
四周突然涌出无数黑影,将他团团围住。
这些黑影身手矫健,动作迅速,正是林清梧手下的影卫。
“束手就擒吧!”一个影卫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杀气。
黑衣人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索性不再挣扎。
他冷笑一声,说道:“林清梧,你果然够狠!”
就在这时,一枚蛇形铜符从他的袖口滑落,掉在了地上。
铜符的材质古朴,上面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蛇,蛇眼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影卫们立刻将铜符捡了起来,仔细检查。
他们发现,这枚铜符与之前在掌院学士墓中所获的铜符如出一辙。
“果然是他们!”一个影卫咬牙切齿地说道。
另一边,沈砚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他以“春防演武”为由,调动北境铁骑分三路进驻京畿要道,将东宫与城外的联络完全切断。
同时,他亲自前往西营,将从刑部拿到的那块“霜钟”残件,置于营中鼓楼之上。
沈砚之深知,这“霜钟”绝非寻常之物。
它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必须尽快查清楚。
为了查明真相,沈砚之特意找来一位通晓漠北音律的老卒。
这位老卒曾经在漠北生活多年,对萨满教的音乐十分熟悉。
老卒仔细辨听着“霜钟”的声音,脸色越来越凝重。
“将军,这……这声音,与萨满教的‘摄魂调’十分相似!”老卒惊恐地说道,“而且,每当这声音响起,营中那些读过伪书的士卒,都会出现短暂的失神!”
沈砚之闻言,脸色大变。
他立刻意识到,这“霜钟”的声音,很可能是一种精神控制的手段。
“立刻封锁消息!”沈砚之果断下令,“全军焚毁所有旧印兵策,改用新制‘感应墨’重印军令!”
“感应墨”是沈砚之秘密研制的一种特殊墨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