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孤凤栖凰 > 第455章 凰喙衔霜,棋落东宫

第455章 凰喙衔霜,棋落东宫(1/2)

目录

深夜,林清梧指尖燃起的火苗“呲啦”一声,像个调皮的火舌舔舐着那份带着可疑紫痕的《正典》样本。

灰烬簌簌落下,她却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古朴的铜符,浸入一旁盛满透明药水的琉璃盏中。

药水如同无声的画笔,晕染开铜符上的岁月尘埃,一行细如蚊蚋的小字,如同鬼魅般浮现:“癸未年,奉诏修史,逆者诛。”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能听到窗外呜咽的风声。

林清梧抬眸,目光穿透重重宫墙,直指那片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皇宫。

指尖轻叩,一下又一下,敲击在案几上那本尚未公之于众的《文官清册》上。

风,不合时宜地大了起来,吹得屋内烛火摇曳不定,也吹落了清册一页。

那页纸轻飘飘地落在地上,赫然是“东宫侍读学士裴砚卿”的名讳。

林清梧凝视着那行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原来你才是那条藏在龙袍下的影蛇。”她低声喃喃,语气轻柔得仿佛情人间的呓语,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

烛火跳动,将她的身影拉长,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映得她眼中冷光如刃。

她将玩转着手中的铜符,眸色渐深,自语道:“礼部尚书?呵……真是有意思。”

这礼部尚书,可是太子一党的重要人物,看来这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啊。

林清梧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深邃的夜空,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来人。”她轻声唤道。

一个黑影瞬间出现在她的面前,单膝跪地:“主子。”

“传令下去,就说……我要整顿翰林。”

“是!”

林清梧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呵,既然你们想玩,那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玩!

几日后,朝堂之上。

林清梧一身官服,站在文官之首,面色平静,语气却掷地有声:“陛下,翰林院乃是藏龙卧虎之地,但近年来却暮气沉沉,毫无生气,臣妾以为,当重振翰林之风,选拔真正有才之士。”

皇帝听了,微微颔首:“文相所言极是,不知文相有何良策?”

林清梧微微一笑:“臣妾提议,恢复‘文心试’——即每季由文相亲出策题,百官匿名作答,优者擢升。如此,方能激励众臣奋发向上,为国效力。”

皇帝沉吟片刻,觉得此法可行,便准奏了。

林清梧心中暗喜,这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退朝后,林清梧回到文相府,立刻召来影卫,吩咐道:“这次的文心试,我要亲自出题,题目就定为《论正气何以立国》。另外,准备一批特制的宣纸,在宣纸中掺入‘墨感香粉’,务必分发至各部。”

“是!”影卫领命而去。

这“墨感香粉”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沾染过《伪经》的气息,就会在特制的宣纸上留下淡淡的青痕。

三天后,文心试如期举行。

各部官员纷纷提笔作答,谁也没有注意到,自己手中的宣纸,与往日有所不同。

林清梧坐在文相府的书房里,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充满了期待。

好戏,即将开锣了。

三日后,答卷如数收回。

林清梧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开始批阅答卷。

她一目十行,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份答卷,想要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答卷上。

这份答卷的字迹苍劲有力,文采斐然,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股阴柔之气。

更重要的是,在这份答卷上,竟然浮现出了淡淡的青痕!

林清梧的心跳猛地加速,她连忙拿起其他的答卷,一份、两份、三份……

竟然有十七份答卷,都浮现出了青痕!

其中三份,更是直指东宫属官!

“好啊,真是好大的胆子!”林清梧的

她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告诫自己要冷静。

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她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将太子一党一网打尽。

她将这十七份答卷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然后派人将沈砚之请到了文相府。

“砚之,我有件事需要你帮忙。”林清梧开门见山地说道。

沈砚之看着她严肃的表情,心中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连忙问道:“清梧,发生了什么事?”

林清梧将那十七份答卷递给沈砚之,沉声说道:“这上面的笔迹,需要你秘密比对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

沈砚之接过答卷,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本身就精通笔迹鉴定,再加上他手下还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影卫,相信很快就能有所发现。

“你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沈砚之保证道。

林清梧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该轮到沈砚之出手了。

沈砚之借着护卫皇城的便利,暗中调换了东宫夜间的巡更路线,并且在藏书阁的暗道里埋伏了自己最信任的亲信。

这藏书阁,乃是皇家重地,里面存放着大量的珍贵典籍和史料,一般人根本无法靠近。

但沈砚之却知道,在藏书阁的深处,隐藏着一条不为人知的暗道。

这条暗道,直通宫外,是当年修建皇宫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而特意留下的。

而现在,这条暗道,却成了太子一党秘密活动的通道。

某夜,月黑风高。

一个身穿侍读官服的男子,鬼鬼祟祟地潜入了藏书阁。

他熟门熟路地打开了暗道的机关,然后走了进去。

埋伏在暗道里的影卫们,立刻行动起来,将他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那侍读惊恐地问道。

“我们奉命捉拿私闯藏书阁的贼人!”影卫冷冷地说道。

“我是东宫的侍读,你们敢对我无礼?!”那侍读色厉内荏地说道。

“哼,是不是贼人,搜过才知道!”影卫说完,便一拥而上,将那侍读按倒在地,搜了他的身。

结果,在侍读的怀中,搜出了一封密信。

信上写着:“癸未修史录已毁,然文相疑心未消,宜速启‘霜钟计划’。”

信末,还盖着一个蛇形的火漆印。

沈砚之看着信上的内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我猜的没错,这太子果然有问题。”

“将他押入密室,严加审问!”沈砚之吩咐道。

随后,沈砚之又派出一队影骑,沿着暗道追查下去,一直追到宫外的一座废弃道观。

这座道观,地处偏僻,荒无人烟,平日里根本没有人会来这里。

但影骑们却发现,在这座道观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地下室。

地下室里,摆放着大量的兵器和盔甲,还有无数的粮食和药材。

更重要的是,影骑们还在地下室里,发现了一批正在接受训练的死士。

这些死士,个个身手不凡,杀人不眨眼,显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

沈砚之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更加震惊。

看来,太子一党的势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

“立刻将这里的一切,都给我封锁起来,任何人不得靠近!”沈砚之命令道。

与此同时,林清梧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她的下一步计划。

她突然宣布,将在上巳节举办“文宴游园”,邀请百官携子弟赴御苑赋诗论道。

这上巳节,乃是传统的节日,历来都有踏青游玩的习俗。

林清梧选择在这个时候举办文宴游园,一方面是为了放松心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太子设下一个圈套。

她特意安排太子主持“诗谜会”,而诗谜会的谜底,都暗藏着《伪经》的片段。

宴会前一日,她命人将一批“感应墨”混入东宫供给的文房四宝之中。

这“感应墨”和“墨感香粉”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接触到《伪经》的气息,就会在阳光下泛出微青。

第二天,文宴游园如期举行。

百官携家眷,齐聚御苑,场面十分热闹。

太子殿下,更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

他哪里知道,自己已经一步步地走进了林清梧为他设下的圈套。

诗谜会开始了。

太子亲自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一个个谜题。

而就在他写字的时候,他手中的墨迹,竟然在阳光下泛出了淡淡的微青!

林清梧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悄悄地吩咐画师,将太子写字的全过程都画了下来。

诗谜会进行得如火如荼,百官们争相猜谜,气氛十分热烈。

就在这时,林清梧突然站了出来,笑着说道:“各位大人,各位公子,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在这里吟诗作对,真是难得的雅兴。为了助兴,我特意请画师将太子殿下刚才书写谜题的情景画了下来,大家不妨一起欣赏一下。”

说完,她便示意画师将画卷展开。

画卷一展开,所有人都愣住了。

只见画卷上,太子殿下书写的每一个字,都泛着淡淡的青光!

“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墨迹怎么会是青色的?!”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蹊跷?!”

百官们议论纷纷,都感到十分震惊。

太子殿下更是脸色大变,他指着林清梧,怒吼道:“林清梧,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敢构陷本宫?!”

林清梧却不慌不忙,她微微一笑,说道:“太子殿下何必动怒?这画卷上的墨迹,大家都有目共睹,是不是构陷,大家自有判断。”

“你……”太子殿下气得浑身发抖,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因为画卷上的墨迹,的的确确是青色的,这是无法抵赖的事实。

“太子殿下,这墨迹为何会泛青,臣妾也不得而知。为了弄清楚真相,臣妾特意请来了三位元老级的文胆,请他们现场品评一下太子殿下所写的谜题,看看其中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林清梧继续说道。

“好,好,好!本宫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太子殿下怒极反笑,他倒要看看,林清梧到底想干什么。

林清梧微微一笑,然后对着人群中招了招手。

三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地走了出来。

这三位老者,都是当今朝廷上德高望重的文坛泰斗,他们的学识和声望,无人能及。

有他们三人出面品评,就算是太子殿下,也无法辩驳。

三位老者走到画卷前,仔细地观看了起来。

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太子殿下所写的谜题,眉头越皱越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