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孤凤栖凰 > 第442章 焚笺之后,谁在听风

第442章 焚笺之后,谁在听风(2/2)

目录

如今,他们又想故伎重演,简直是痴心妄想!

林清梧随即命人将该书生调至“文察院”任誊录,实则置于严密监控之下。

她要让这老家伙知道,什么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与此同时,沈砚之也在紧锣密鼓地审讯着马厩密探。

这密探也是个硬骨头,无论沈砚之怎么威逼利诱,他都始终不肯开口。

不过,沈砚之也不是吃素的,他自有办法撬开他的嘴。

他先是让人把他吊起来,用鞭子抽打,让他尝尽了皮肉之苦。

然后,又让人给他灌辣椒水,让他体验了一下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最后,他还让人在他耳边不停地念叨着他家人的名字,让他精神崩溃。

在沈砚之的轮番折磨下,这密探终于扛不住了,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他交代,他背后联络人乃兵部一名主事,专司军械转运。

这兵部主事名叫李全,平时为人圆滑,八面玲珑,谁能想到他竟然是“九阁藏声”的人呢?

沈砚之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更加警惕。

看来,这“九阁藏声”在朝中的势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

他故意放密探逃出,命影卫尾随,果然见其潜入城西一处废弃武库。

这武库地处偏僻,荒草丛生,平时很少有人来,是个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沈砚之没有立刻围捕,反令“烽火令”旧部扮作北狄密使,在库外留下半封伪造密信:“南库火起,速接‘九’字令。”

这招叫做“引君入瓮”,他就是要看看,这李全究竟会如何行动。

次日清晨,那名主事果然亲至武库,欲取信时被当场擒获。

这李全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一旦落入沈砚之的手中,必死无疑,因此拼命挣扎,想要逃脱。

然而,他哪里是沈砚之的对手?

还没等他跑出几步,就被沈砚之一脚踹倒在地,然后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

审讯中,他供出“九阁藏声”最后一环:有人将在《文道大典》刊印当日,于御览本中夹入煽动“废文崇武”的伪诏,意图动摇文相权威。

沈砚之听闻此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九阁藏声”的计划还真是周密啊!

他们不仅要渗透朝廷,还要颠覆文相的地位,简直是狼子野心!

“《文道大典》?御览本?废文崇武?”沈砚之的眉头紧锁,他必须尽快将此事告知林清梧,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就在这时,一名影卫疾步走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沈砚之听完,脸色骤变,沉声道:“知道了,下去吧。”

他抬起头,望向文渊阁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喃喃自语道:“看来,要出大事了……”### 第442章 焚笺之后,谁在听风(续二)

就在沈砚之忧心忡忡之际,林清梧也接到了来自文察院的密报。

“大人,文渊阁所有刊印渠道已按您的吩咐封锁完毕,但……”影卫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

“但什么?有话直说!”林清梧最讨厌的就是吞吞吐吐,有事儿不能一口气说完,跟挤牙膏似的。

“但在御览本装订时,我们故意留下的‘疏漏’,恐怕会引起对方的警觉。”影卫小心翼翼地说道。

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警觉?就是要让他们警觉!不然,怎么能把他们这条大鱼给钓出来呢?”

她要的就是这种“欲盖弥彰”的效果,让对方觉得有机可乘,从而露出破绽。

“记住,将‘九阁藏声’的密写页替换为一张空白笺纸,务必确保万无一失。”林清梧再次叮嘱道。

“属下明白!”影卫领命而去。

这张看似普通的空白笺纸,实则暗藏玄机。

它早已被“影墨笺”血气浸染,一旦有人以药水显形,便会触发气血共鸣,反向暴露书写者的身份。

这招叫做“以血为媒”,林清梧要用自己的血,来照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

当夜,林清梧立于文渊阁高耸的飞檐之下,夜风拂过她的衣袂,发出猎猎的声响。

她凝望着中庭那一盏孤零零的灯火,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些正在暗中蠢蠢欲动的阴谋家。

“你们想借书杀人……可曾想过,书,也能照魂?”她轻声低语,声音虽轻,却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能震慑住一切邪恶。

与此同时,在京城郊外的大营中,沈砚之也点燃了一堆篝火。

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也映照着他手中那枚刻有“九”字的铜钉。

“这一局,是你们先动的手。”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

他要让那些幕后黑手知道,敢动他沈砚之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篝火越烧越旺,火光冲天,仿佛要将整个黑夜都点亮。

而沈砚之的眼神,也如同这火焰一般,充满了战斗的欲望。

他将铜钉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整个天下的命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