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规模经济效应的运用,日军内部经济出现巨大问题?!(1/2)
第二天的会议在众人的掌声中缓缓落下帷幕。
整个第二天的会议进程相对第一天来说还算是饱满,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方针和政策,但全部都是有利于部队和个人的发展。
所以,你也不能说它没有用。
不管是医疗改革,还是后一阶段制式装备的出现,以及最后的人员嘉奖,这些都是必要的进程。
制式化的装备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备件种类,简化其中不必要的供应链管理。
其次就是,能够减轻后方军工厂的负担问题。
万国牌武器固然是有优点,但缺点那也是被无限放大,光是子弹的种类和口径就有很多。
再有一个就是能够满足训练协同性增强。
这个就有说法了,不管是军校,还是预备役以及新兵作训所训练的枪械都必须符合野战主力部队的配置。
如此一来,就算是被突然编入主力部队,也不会因为枪械问题而要重新进行作训。
一定程度上,缩短训练周期。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产成本优化的必要性。
学过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做“规模经济效应”,意思就是,大规模生产同一规模同一型号的产品,就能显着降低单件的成本。
当然,单件可能看不出能够节省多少。
但,你要清楚一个数据问题。
这些武器装备的生产最少都是几千、几万件,甚至有时候直接就是一个师以及一个师的生产。
这样算下来,可不就是能够节省许多的成本。
饶是宋明远这样的大家大业,也得考虑成本的问题,精打细算才是过日子的标准。
大手大脚无疑是在腐蚀基础的根基。
这就是所谓的任何事情,不可能只有优点,也不可能只有缺点,两者是共同存在的。
单一的某个点,不可能单一的出现。
夜幕降临,泰安城华灯初上。
经过宋哲群和专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如今的泰安城已经经过再一次的扩建,面积增大不少。
同时,为了丰富市场以及娱乐活动。
不少的商铺以及餐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所以,散会后的将领们有的不愿意去吃招待所的饭,干脆就自己出去吃,三三两两走在街道上。
不管是街道上的将领,还是已经返回招待所的将领,无不是在探讨白天的议题。
更有甚者,也不知道是为了炫耀,还是出于什么原因,带着荣誉勋章直接出门。
走到街道上,路人都是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其余将领们休息的同时,宋明远和一众高级将领的忙碌并没有随着会议的结束而停下,反倒是更忙了。
对于第三天即将要进行的下一个议题:
“对各战区司令部驻地以及各部队驻地,后续作战任务进行相应的讨论和划分。”
这个议题或许根据字面意思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你可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宋明远之所以将这个作为第五个议题,那就是有他自己一定的考量。
首先,战区司令部的驻地肯定是要辐射整个战区所控制的地方。
其次各部队驻地问题,自然是巩固和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
至于说后续作战任务,就目前来看,双方都在大规模积蓄力量,按照之前所说的五月末至六月初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