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平叛余党稳朝局,秦琼镇守长安(1/2)
玄武门的血腥气尚未完全消散,便被初秋的晨风吹得淡了些,只在青石板缝隙里留着几分挥之不去的冷意。天刚蒙蒙亮,长安西市的晨鼓还未敲响,街道上已传来甲叶碰撞的清脆声响——那是秦琼麾下的玄甲卫正在巡逻,玄色铠甲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每一步都踏得沉稳,像是在给这座刚经历过政变的都城,重新钉下安稳的楔子。
秦王府的朱漆大门敞开着,李世民身着一袭素色锦袍立在台阶上,衣摆被风掀起细小的弧度。他望着天边渐亮的鱼肚白,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昨夜玄武门一战虽定了大局,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余党仍散落京畿,尤其是东宫那批死忠,多是惯于隐匿的谋士与悍卒,若趁乱生事,刚稳住的局面便会功亏一篑。
“二哥。”李世民转过身,目光落在立在一旁的秦琼身上。这位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将依旧披着重甲,熟铜锏斜挎在腰间,甲片上还沾着未擦拭干净的暗红血迹,却丝毫不显狼狈,反倒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秦琼比李世民年长近十岁,自太原起兵时便相随左右,论情分是并肩作战的兄弟,论军纪是令行禁止的大将,此刻见李世民神色凝重,便知有要务托付。
“殿下。”秦琼上前一步,声音浑厚如钟,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他刚从北城巡查回来,靴底还沾着城门口的尘土,眼底虽有倦色,却依旧目光如炬。
“太子余党多藏于市井坊巷,甚至可能混入关隘守军之中。”李世民的声音压得略低,指尖指向长安内城的方向,“长安是大唐国本,若这里乱了,即便我平定了城外军务,也是后院起火。镇守都城的担子,我思来想去,唯有二哥能担。”
秦琼闻言,当即单膝跪地,双手按在熟铜锏的锏柄上,甲叶碰撞的声响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清晰。他抬头时,眼角那道早年征战留下的刀疤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却丝毫不影响眼神中的坚定:“殿下放心!末将既受此命,便保长安寸土不失!”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铿锵,“昨夜接到令后,末将已传令闭城三日,玄甲卫与府兵分作十队,挨户盘查坊巷中的可疑人等;贾柳楼的众兄弟也已各领差事,史大奈守朱雀门,张公瑾守玄武门,罗成带轻骑巡街,便是一只苍蝇,也飞不进皇城半步!”
李世民见状,连忙上前扶起他。指尖触到秦琼手臂上的老茧时,心中泛起一阵暖意——这是多年握枪持锏磨出的印记,也是大唐江山最坚实的依靠。“劳烦二哥了。”他拍了拍秦琼的肩膀,语气中带着托付的郑重,“城外李建成旧部仍在顽抗,我需亲自前往渭水督战,长安的安稳,便是我最大的后顾之忧。”
秦琼用力点头:“殿下只管在外安心用兵,长安有我,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三日,长安城内虽闭城,却并未陷入混乱。秦琼将巡防事宜安排得滴水不漏:白日里,玄甲卫沿街巡查,遇到聚众议论者便上前安抚,遇有携带兵器的可疑之人当即扣押;入夜后,各坊门按时关闭,武侯铺的兵卒提着灯笼在巷中巡逻,梆子声每隔一个时辰便响一次,那沉稳的节奏,让惶惶不安的百姓渐渐安了心。
第三日午后,朱雀大街上终于有了些往日的生气。秦琼跨坐在呼雷豹上,这匹宝马通人性,知道主人此刻重任在身,步伐格外平稳。他身后跟着史大奈与张公瑾,两人皆是一身戎装,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街道两侧的商铺——虽已盘查两日,但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此时,西街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兵卒的喝止声。秦琼勒住马缰绳,呼雷豹打了个响鼻,停下脚步。“去看看。”他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
片刻后,亲卫回报:“将军,是巡街的弟兄抓了一伙蒙面人,其中一人像是东宫旧部,弟兄们正押着往府衙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