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波波进货3(1/2)
1939年9月2日凌晨,华沙,陆军军火库
本以为波军仓库里的坦克装甲车辆也就这点了,不过在紧接着的一座仓库里就又有了惊喜,整整200辆崭新的法造R35轻型坦克,别看叫轻型坦克,可这也是一款十吨级别的坦克,放到亚洲的话,鬼子都敢说那是中型坦克,真实时空波军手里的R35轻型坦克只有几十辆,和之前的战斗机一样,可能是因为一些偏差让巴黎方面加大了对华沙的援助力度,200辆,都够组建一个装甲师了,高卢人真的是大手笔。
速度20公里的话还基本够用,动力系统很可靠,防御也够用,就是那门短管火炮差了一点意思,不过问题不大,就算是鬼子最先进的97式坦克不强化装甲也挡不住,说实话,这辆坦克的性能还是相当均衡的,和自己手里的95式坦克差不多。
盘点了自己手里的那些坦克,一旦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估计都会迅速落伍,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去找点大家伙,也就是高卢人不争气,不然自己还能等着捡点现成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过,在这间库房里还是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wz.34-II装甲车,因为要在赣省保持高频率巡逻的原因,他手里的轮式装甲车几乎全部都配给了警察,搞得军方手里都没得用,不得不使用从魔都搞回来的一批装甲车应急,可几十辆装甲车愣是有十几个型号,一旦出故障的话连零部件都不好找,关键是很多时候维修师傅都需要研究很长时间才能搞明白到底是什么毛病。
wz.34装甲车来源于华沙当局要将wz.28半履带装甲车转换成轮式车辆的需求,但同时也要便宜。说白了就是玩不起了,半履带装甲车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在非战时状态下优点想到有限。
wz.34装甲车其实就是使用菲亚特614卡车的后轮替代wz.28半履带装甲车的后部履带,后来又安装了23马力的菲亚特108发动机,再后来又升级了25马力的菲亚特108-III型发动机,咱也不知道25马力发动机和23马力发动机能差多少,也不知道能不能省油。
两点则是波军还改进了wz.28半履带装甲车传动系统,使用了新型的电气系统,并用液压制动器换掉了机械制动器。wz.34-II装甲车是这一系列装甲车的最终型号,这也是数量最多的型号。
这东西在战场上看不出有什么优点来,和自己手里的捷克VZ30装甲车比起来也没有啥亮点,可这东西在后方的用处大呀,足足400辆,足够自己使用了,就算是给装甲部队使用也不是不可以,反正鬼子的反装甲力量一样拉胯。
一起封存的还有154辆波军替换下来的wz.28半履带装甲车,虽然都是旧车,可使用的也不是特别狠,通俗一点说就是没出过什么力,这个东西虽然比不上汉斯的半履带装甲车,可也不错了,要啥自行车啊,有得用就不错了,到时候大不了赞助给皇军,这东西应该时刻太平洋岛屿作战。
之前和花旗银行都谈好了拖拉机工厂的技术引进了,奈何日本人现在根本就不允许设备过境,为了防止联合舰队不作为,内阁个陆军省都在吴淞口设置了检查站,随时抽检进入长江的船只,想要偷摸进行也不好办,至于说直接拆工厂回去,倒也不是不可以,可问题是这种工厂都是大型工厂,就算是拆回去也不好重建,而且建起来也未必就能直接投产,还是那句话,原材料和产业链,不要说是坦克了,就是小小一支步枪也不是有生产线就能大规模制造的,不然的话你以为兵工署的中正式为什么一直磕磕绊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