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谈判熬鹰,终破两重关(1/2)
四月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连续三天的细雨让空气变得格外清新。
林祖辉独自坐在白天鹅宾馆二楼的茶室里,静静地听着窗外的雨声。
此刻他什么都不愿想。
即便以他过人的精力,此刻也已经疲惫不堪。
今天已经是九号,从四号晚上到现在,哪怕是参观考察,他也得不停地和人洽谈合作。
他算是真切体会到,为什么说所有成功者首先都要有异于常人的精力。
这些人每天从早上七八点开始,能一直聊到凌晨。
谈判进行到这个阶段,简直就像在,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性都要反复推敲。
对方并非不同意,也不是不答应,但就是要你解释清楚:
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是怎么考虑的?
他们认为中间存在哪些问题,你又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林祖辉的脑袋都快被问炸了。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脑力交锋,别说霍生和王冬撑不住,连四眼都连续两天找医生挂吊瓶了。
倪永孝、林宗辉、周朝先也是熬得双眼通红,全靠浓茶和咖啡硬撑。
眼看再这样谈下去马上要团队减员,林祖辉干脆要求休息一天。
今早他破天荒睡到十点才起,结果整个二十八层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补觉。
他索性不在套房里待着,免得那位朱主任又来找他谈事。
听着窗外细雨清风的沙沙声,他开始复盘这几天的谈判进程。
环保发电厂的谈判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
赵达功下了死命令:谈不清楚谁都不准走。
他是一省之长,电力系统自然不敢和他拧着来。
谈了不到一上午,对方就交了底——
不是不给建,甚至不是收益、归属、股权的问题。
核心症结在于:
现在电力系统全靠国家和省里拨款,而各地都缺电,有钱为什么不多建些电力基础设施?
为什么不建火力发电厂?
在相同投资下,环保发电厂的发电量根本没法跟火电厂比。
至于环保?
地方这么大,继续填埋就是了,现在还不是考虑环保的时候。
建发电厂不可能让你独资,但电力系统又拿不出钱。
就算能拿出来,也该投在普通热电厂上——运营就有收益,几年就能回本。
可这环保发电厂,保守估计都要五到十年才能盈利。
电力系统现在被电力缺口的问题逼得焦头烂额,哪有余钱投这个?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林祖辉当即做了决定:
喜欢建热电厂?
正好,他手上有热电专家,辉全控股也不缺这点钱。
那就一起投!
让电力系统从银行贷款一点,再用土地入股,要是还缺钱就少占点股,这不就两全其美了?
他手里还有苏联的超临界发电技术,王冬甚至说能直接从苏联弄到发电机组。
这一下子就让粤省电力的总经理兴奋起来。
超临界发电技术他只听说过,从来没见过真家伙。
谈判立刻有了突破性进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