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打脸来得太快(2/2)
学员们也是瞬间就把注意力从宣凝身上移开,转向了此时此刻的新主角:
“ti的妈妈!?”
“好年轻好漂亮!”
“母女两个气质完全不一样啊!”
“ti,你妈妈居然是这种画风的?”
“像是民国时候的大家闺秀,温文尔雅的感觉。”
“ti,你妈妈身后的那个背景是你家客厅吗?你家这么有钱的?”
“真没看出来啊ti!”
“……”
是的,孔翊家其实很有钱,否则当初也没能力把她送去美国留学。
她爸爸在广东那边,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社交圈里的朋友,也基本上都是同他阶级相当的高层管理者;她妈妈是名副其实的富太太,平时不是和其他太太凑在一起聚会,就是在房间里面练习琴棋书画。
只是孔翊并不热衷于向旁人展示自己的家境,而且她也并不像夏程程那样,身上千金大小姐的富养气质过于明显,即便套上一层破布都挡不住。
孔翊的长相气质以及处事风格,都能让她轻而易举地融入到普通人的圈子里,同时她自己也很享受这种没有乱七八糟礼教束缚的自由生活。
以至于直到今天晚上,学员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孔翊也是一个千金大小姐?
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呢!
其实单论五官的话,孔翊跟她妈妈长得特别像,但就是因为气质天差地别,连带着长相也变得截然不同了起来,完全不像是一对母女。
与其说这是孔翊的妈,倒不如说是宣凝的妈!
很快,视频的画面中又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看起来应该是一个书房,后面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毛笔字画,每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而在镜头的正前方,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张红木书桌,桌面中央铺着一大张整洁白净的宣纸,上头拿了一个长方形的和田玉镇尺压着纸边,避免宣纸乱飞。
桌角位置放着一个笔架,上面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毛笔,总共挂了四五支,笔架旁边还有一个黑色砚台,里面盛着一些刚刚倒出来的新墨。
孔翊的妈妈就站在书桌前,笑脸盈盈,对着镜头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呢,是一个业余的书法爱好者。在这里,想送给小翊以及《年华正好》第四季的所有学员们,一幅我亲手写出来的书法作品。”
说罢,她就从笔架上取下一支毛笔,沾取了一些手边的墨汁,微微弯下身子,直接就开始在宣纸上面挥洒自如。
从学员们的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她弯腰写字时的姿态,柔软而又有力,仿佛是一只高贵优雅的白天鹅,静静地屹立在湖心中央。
不出意外的,底下又是一片哗然:
“天呐,她妈妈有点太吓人了吧!”
“ti的妈妈好好哦,居然还想着我们!”
“行了,我妈在别人家的妈妈面前直接完败!”
“感觉都可以和前面的宣凝表哥battle一下了。”
“琴棋书画君子四艺,他们两个直接就包揽了一半。”
“ti,你妈到底是怎么把你生出来的?”
“ti,为什么在传统文化氛围如此浓重的家里,会养出你这么一个酷帅狂拽的rapper?”
“ti,你真是你妈亲生的吗?”
“……”
面对着从四面八方砸过来的奇怪问题,孔翊是咬紧牙关一忍再忍,直至将自己的脸色憋到黑里透白,活脱脱就是一匹绝望的斑马。
作为一个心直口快的rapper,她什么时候这么窝囊过?
首先,视频里的那个人就是我亲妈,亲得不能再亲了。
某些眼瞎的人能不能自觉跑去医务室挂个号?
其次,老娘我从小就叛逆不行啊!
我就是讨厌这些大户人家的繁文缛节,尤其是广东这地方,多得是重男轻女封建残留,还什么女子不能进祠堂,气得自己一把火就把整个祠堂给烧去了一大半!
没错,当年孔翊八岁,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战绩可查。
为此,孔家所有的叔叔伯伯叔公伯公都特意凑在了一起,讨论了足足大半年,最后一致决定——孔家从此以后不再设祠堂了。
说是要响应新时代,新思想,拒绝封建迷信和形式主义。
但主要原因,是家里每年祭祖都要花上一大笔钱,费事又费力,有这功夫还不如跑去投资、搞事业,赚更多的钞票,每年清明的时候呢,给咱家老祖宗多买点纸钱烧烧就行了,这样上面轻松,
至于孔翊嘛,除了被关房间里罚抄了几遍三字经之外,半点惩罚都没有。
所以孔翊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很宠爱自己,可以为了自己而摆平任何事情,扫清一切阻碍。
但这也并不能够阻止她的叛逆,她时刻都想要逃离这个繁文缛节一大堆的家,跑去外面看看,感受一下实实在在的自由。
孔翊妈妈很快就写完了字,伸手移开镇尺,小心翼翼地把宣纸拿起来,将上面的诗句展示在镜头前,让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她写的应该是魏碑行草,笔迹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飘逸洒脱之中,亦不失细致章法。
“希望学员们能在追梦的路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做出属于你们自己的成绩!”清亮的声线字正腔圆,一字一顿,落在心间,就如同雨水点落芭蕉叶。
学员们格外捧场地鼓起了掌,一边鼓掌还一边往孔翊的方向瞟,不知道是在感谢,还是在调戏。
孔翊无奈轻叹一声,果断拉起被子,把自己整张脸都捂得严严实实。
训练营第一刺头rapper的颜面,今晚可算是丢尽了。
“说得真好,”宣凝不由得勾起嘴角,双眼发光地盯着屏幕上的那句诗,“这字也写得真好!”
她一开始看到书房墙上挂着的那些书画时,还以为是主人家专门买回来附庸风雅用的。
但现在看来,那些应该都是孔翊妈妈之前的作品了。
孔翊的妈妈……和孔翊差别好大啊,无论是喜好还是气质,甚至说话的方式,都完全不一样。
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见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