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走近人民(1/2)
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这里的普通民众,对于那些来自西方世界、被反复鼓吹的“自由”概念,或是近年来在部分地区悄然兴起的“外星崇拜”思潮,表现出了惊人的冷漠与不屑。
多年的战乱与无休止的内部冲突,早已让他们对混乱与无序深恶痛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在他们心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欧亚联邦的统一与重建,虽然所付出的代价高昂——无论是资源消耗还是制度变革,却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为这片土地带来久违的稳定与秩序,这才是他们真正渴望且珍视的。
他们享受着欧亚联邦政府所提供的,虽然称不上奢侈但却极为坚实的基本生活保障:孩子们能够普及全面的、高质量的教育,从基础的文化知识到先进的科技技能,确保了下一代的成长;生病时有完善的医疗补助体系支撑,不再因贫困而无法就医;工作有明确的劳动保障与福利政策,避免了过去剥削与不公的重演。
对于这些饱经苦难的民众而言,这种“铁腕下的安全”与“有序发展”,远比那些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自由”口号更具诱惑力,也更符合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构想。
“我们不再挨饿,不再担心炸弹会在某个夜晚突然落在我们的头上。”一位在基辅郊区新落成的巨型钢铁厂工作的工人,在接过哈依姆递来的、产自联邦内部的香烟后,深吸一口,心情感慨万千地说道。
他的脸上布满了被高温与劳作磨砺出的皱纹,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以前,我们为了各种所谓的‘主义’争论不休,兄弟与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白白空耗了宝贵的时间与无数年轻人的性命。那些年,整个国家就像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每个人都在互相攻击,却忘记了真正的敌人。现在,我们只知道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这些普通人才能活下去,才能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更好的明天。那些外面的人,他们不明白,他们不懂得这种从废墟中挣扎而出的渴望。”他的话语带着一种朴实的真诚,好似钢铁般坚硬,也如炉火般炽热。
哈依姆在与这些基层民众的深入交流中还敏锐地注意到,欧亚联邦政府的宣传虽然无处不在,从城市中心的广告到边远村庄的广播喇叭,但它并非完全是空洞无物的口号。相反,它巧妙而高效地将根植于这片土地深处的国家民族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的奋斗精神,与民众实际感受到的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种宣传策略,让每一位公民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国家强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努力与牺牲,都直接贡献于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这种深层次的心理“绑定”,使得他们在面对来自外部世界,特别是主动派与服从派麾下国家的质疑、批评甚至煽动时,表现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维护与排斥。他们视任何对联邦的攻击为对自身生存根基的威胁,对“外来思想”的抵触情绪根深蒂固。
在这些看似随意的基层交流中,哈依姆凭借其情报贩子的职业本能,捕捉到了一些更为细微、却意义深远的信息:他听说,联邦内部的某些大型工业项目,特别是那些涉及重型机械制造、先进材料研发的工厂,与位于哈萨克斯坦大草原深处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有着异常紧密的人才和技术交流。
不仅如此,有传言称,欧亚联邦正在秘密研发一种新型的、史无前例的重型运载火箭,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常规的卫星发射,更可能是为了部署某种太空的防御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深空威胁——这与“出走派”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不谋而合。这些零星的信息碎片,在哈依姆的脑海中逐渐拼凑成一幅宏伟的蓝图。
哈依姆知道,通过这些深入的观察与交流,他已经看到了欧亚联邦能够存在、能够崛起并持续发展的“根”之所在。它深扎于人民对稳定与强大的原始渴望之中,由铁腕而高效的政府驱动,以一种近乎机械般的精准与决心,将整个国家的潜力激发到极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