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堪破三千世相 > 第1章 墨香幻影:文人笔名的千年博弈

第1章 墨香幻影:文人笔名的千年博弈(1/2)

目录

《行香子·虚实辩》

枯笔描神,空山回响,问古今谁主虚真?

陶令菊隐,东坡鹤藏,皆借得三分疏狂七分谎。

浮生半假亦半真,镜花水月总关情。

守得冰心在玉壶,任他万相迷离生。

莫羡人前玲珑面,须知网中戏衣沉。

且学孤山梅骨瘦,暗香自渡十二辰。

“砚底龙蛇藏姓字,墨痕深浅,掩尽平生志。纵使相逢应不识,青衫犹带江湖气。”

朱笔丹砂藏真身

北宋元丰年间,汴京樊楼东墙总贴满新词,落款常是“奉旨填词柳三变”。这七个字如一把雕刀,将柳永的仕途刻成两截:前半生是科举落第的潦倒书生,后半生是青楼传唱的浪子词人。鲜有人知,那“白衣卿相”的自嘲背后,藏着文人最早的身份实验——当金榜题名的通道被锁死,便用笔墨在世俗体制外另建一座功名碑。

《夷坚志》记载过一桩奇案:临安书商刊印《江湖散人集》,其中讽喻时政的诗文引得御史台彻查,却发现所谓“江湖散人”竟是十七位士子共用的笔名。他们如同共用一件隐形的鹤氅,在文字间轮流扮演同一虚拟人格。这种集体匿名术,恰似《围炉夜话》所言:“藏锋如砚中宿墨,见机似笔尖游龙。”

东坡笠屐画皮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