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我发现…有点不对劲(1/2)
散会后,姚小波火急火燎地发来微信,语气像吃了窜天猴:“佳佳姐!林穗那部纪录片的新预告片爆了!直接冲上热搜!评论区都炸了,全是老工人现身说法!”他顺手截了一张图:
“我爸是铺路工,干了一辈子,他说沥青摊得太顺溜的时候最危险,底下肯定有问题!”
于佳佳盯着屏幕上那句带着泥土味儿的留言,看了很久很久,忽然笑了。
她关掉微信,打开电脑,把项目文档的标题,从略显保守的“试点方案”,改成了掷地有声的六个字:“认知基建·第一期”。
城市感知,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重新规划着哨兵的布局,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周丽娟”的名字。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要来了……
于佳佳挂断电话,看着屏幕上“周丽娟”的名字,嘴角微微上扬。
真正的草根英雄,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城南快速路,傍晚时分,夕阳给这片钢铁丛林镀上了一层金红色。
周丽娟狠狠地嘬了一口烟,皱纹像刀刻般布满她饱经风霜的脸。
电话里客客气气的腔调,她听得太多了,无非就是让她配合什么“感知哨兵”,搞什么路面状态评估。
切!
她心里冷笑,老娘干了二十八年沥青,铺过的路比你们这些专家走过的都多,现在来问我路面状态?
她手下的这支队伍,清一色娘子军,个个都是顶着烈日,在滚烫的沥青上摸爬滚打的女汉子。
在那些人眼里,她们不过是群力气活,跟“技术”两个字压根不沾边。
“娟儿姐,歇会儿吧。”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是小张,队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也是最有灵性的一个。
周丽娟吐掉烟头,用脚碾灭:“没事儿,你们也歇着,待会儿活儿多着呢。”
她走到摊铺机旁,检查着刚运来的沥青。
黑亮的沥青冒着热气,像一块巨大的巧克力。
突然,她想起上周铺设最后一条车道时,小张突然停下手里的活儿,跑到她面前,小声说:“娟儿姐,这沥青太听话了,不对劲。”
当时她正赶工,心里烦躁,直接呵斥道:“胡咧咧啥呢?赶紧干活!”
可谁能想到,当天晚上,那片路面就出现了不规则的龟裂。
邪了门了!
她回到休息室,从工具箱里翻出厚厚的施工日志,一页页翻看着。
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每一车沥青的配比、温度、摊铺厚度……
终于,她在一页上找到了上周的记录,在“异常备注”一栏,她犹豫了一下,用粗糙的手指握着笔,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三个字:“听小张”。
与此同时,麦窝社区的录音棚里,秦峰正兴奋地搓着手。
“城市体感声景”,这个听起来有点玄乎的项目,在于佳佳的支持下,正式启动了。
他要把那些隐藏在城市深处的声音,变成能引发共鸣的音乐。
这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城市认知的一次革新。
他扭头看向坐在录音设备前的许嵩,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略显腼腆的年轻人,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怎么样,阿嵩,有感觉了吗?”秦峰问道。
许嵩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上的一张音频频谱图:“秦哥,这个‘咽口水式震动’,太奇怪了,我正在尝试把它转化成旋律动机。”
这张频谱图,是赵小满用特殊设备记录下来的,据说是地下管道在发生异常震动时发出的声音。
“加油!我相信你!”秦峰拍了拍许嵩的肩膀。
另一边,卢中强正拿着一个老式录音机,对着几个民间匠人一顿猛拍。
“各位师傅,再来一遍,就再来一遍!”卢中强喊道,他的目标是采集到最真实、最原始的劳作声像——敲砖、夯土、拉线……这些声音,都是城市建设的基石。
突然,一个老瓦匠放下手中的工具,打断了录制。
“卢老师,这段节奏不对。”老瓦匠说道。
卢中强一愣:“哪里不对?”
老瓦匠摇了摇头:“你们录的是白天干活的声音,可墙体最怕的,是夜静时的‘抽筋’。”
“抽筋”?什么意思?
众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卢中强连忙让工作人员回放夜间监控音频。
起初,一片寂静,只有微弱的环境噪音。
但仔细听,就能捕捉到一种极低频的断裂前兆音,像老旧的骨骼在呻吟。
众人愕然,后背发凉。
这老瓦匠,真是神了!
几天后,城南快速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