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这家伙,真成“国宝”了?(2/2)
几句寒暄之后,奶奶忽然话锋一转,问道:“白先生,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您写评论时,靠的是逻辑,还是感觉?”
白烨微微一笑,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可笑。
“当然是理性!评论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逻辑严密,论证充分,以理服人。”白烨的语气充满了自信。
奶奶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种意味深长的表情。
“那您有没有想过,理性本身也是一种感觉?”奶奶不紧不慢地说,“就像我当年在敌后,情报真假一眼就能‘闻出来’——不是鼻子,是心。”
白烨顿时语塞,他没有想到,这位慈祥的老人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他试图反驳,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临走时,奶奶送给白烨一本泛黄的手抄本。
手抄本的封面上,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地下工作十诫”。
翻开扉页,第一行字便映入眼帘:“信群众的不安,胜过信纸面的情报。”
白烨拿着这本手抄本,沉默不语,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与此同时,市里正在召开一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讨会。
李工原本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且准备在会上公开质疑“听地”项目的科学性。
她准备了一大堆数据和图表,想要用事实说话,证明“听地”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然而,就在会议即将开始的时候,李工却突然接到了一通紧急通知。
某新建文化馆的地下室出现了裂缝,仪器检测却始终找不到原因,让她立刻带队前往现场进行勘察。
李工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往文化馆。
于佳佳得知消息后,也立刻带队赶了过去。
赵小满二话不说,赤脚走进了地下室。
他闭上眼睛,缓缓地在地下室里绕行了一圈,仔细地感受着地面的震动和空气的流动。
几分钟后,赵小满停下脚步,指着一面承重墙,缓缓地说道:“这儿,有‘咽口水’的声音。”
“咽口水的声音?”所有人都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周师傅走到承重墙前,用手中的手锤轻轻地敲击着墙面。
“咚……咚……咚……”
沉闷的敲击声在地下室里回荡,周师傅仔细地聆听着每一次敲击的回声,然后转头对于佳佳说道:“里面是空的。”
于佳佳立刻安排人手对承重墙进行破拆。
墙面被凿开,露出了里面的景象——原来是混凝土浇筑时气泡没有排干净,形成了隐蔽的蜂窝结构!
这种缺陷非常隐蔽,常规的仪器检测很难发现,但长期震动会产生特定的谐频,恰好被“听地者”捕捉到。
李工看着眼前的景象,彻底傻眼了。
她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嗤之以鼻的“听地”,竟然真的能够发现仪器无法检测到的安全隐患。
在事实面前,李工不得不承认,“听地”或许真的有其独特的价值。
她当场改口,语气诚恳地说道:“也许……我们需要新的‘诊断科’。”
于佳佳看着李工,脸上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研讨会后,于佳佳和李工并肩走出文化馆,李工忽然停下脚步,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于总,那个……‘咽口水’的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佳佳神秘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抬头望向远方,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些事情,只能用心去听。”
研讨会的会议纪要还在难产,住建厅那边已经按捺不住了,直接梭哈,悄咪咪地启动了“城市感知哨兵计划”试点!
这效率,简直比996的码农还敬业。
首批名单五十人,各行各业的“扫地僧”齐聚一堂,什么环卫工、管道维修工、戏曲演员、老手艺人……简直就是城市版的复仇者联盟。
于佳佳拿到名单,第一眼就看到了“赵小满”三个字,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心想:这家伙,真成“国宝”了?
她正准备回复确认,手机屏幕突然跳出一个弹窗——“《我妈扫了三十年街》正式定档!” 电影海报上,林穗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瞬间击中了于佳佳的内心。
宣传语更是直戳泪点:“她不认识GpS,但她知道哪条路会疼。”
于佳佳关掉屏幕,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身旁的姚小波,眼神坚定,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证明他们对,而是让世界学会听。”
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像一首无声的催眠曲。
整座城市仿佛都在这雨中缓缓呼吸,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被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