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还愣着干什么!救人!立刻封锁现场!(2/2)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她在心里惊呼。
她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刻联系了李素芬。
“李馆长,我们需要您的帮助!”于佳佳语气急促地说道,“我们需要把这些尘封的档案数字化,建立一个数据库。”
李素芬二话没说,立刻答应了于佳佳的请求。
“没问题!我们档案馆全力配合!”她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些档案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我们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的重要依据。”
两人一拍即合,迅速启动了“遗案唤醒计划”。
他们将这些尘封的备注一条条地扫描归档,并与当前的地理信息进行匹配。
一个小时后,一个简陋但实用的系统上线了。
当姚小波将数据导入系统后,屏幕上瞬间亮起了十二个红点。
“这些就是高风险点位。”于佳佳指着屏幕说道,“其中七个正处于新建住宅或公共设施的下方。”
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很可能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我们不是在修地,”于佳佳语气沉重地说道,“我们是在拆时间埋下的雷。”
与此同时,刘桂香也得知了此事。
这位热心肠的老太太坐不住了。
她立刻发动了老年合唱团的成员,开始回忆各自工厂、家属院的“怪事清单”。
“我家暖气总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们那段路,每逢雨季就塌陷,修了好几次都没修好。”
“我们小区有个井盖,踩上去会‘打嗝’,听着怪吓人的。”
老人们七嘴八舌地回忆着,将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怪事”记录下来。
刘桂香将这些“怪事”编成了一段快板,在社区广场上演出,取名《老楼说真话》。
“我家阳台裂三年,物业说是热胀冷缩天;可我老头临走前说过,底下有根电线在抖。”一位老太太唱道,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这段快板很快在社区里传开了,引起了居民们的广泛关注。
更重要的是,这条线索直接指向了另一处隐患点。
王建国得知此事后,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他立刻在规委紧急会议上提出了“历史责任追溯机制”,主张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双档案审查”。
“除现行竣工资料外,必须核查其覆盖区域内的所有历史维修备注与群众反馈记录。”他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他的提议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
“难道还要翻祖宗的账本?”有人讥讽道,“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王建国没有理会那些冷嘲热讽,而是播放了一段录音。
录音里,传来周卫国对着检测仪嘶吼的声音:“我不是专家,我是犯过错的人!我欠一条命!”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被周卫国那撕心裂肺的吼声震撼了。
王建国缓缓地说道:“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坚定地说道:“有些错误,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会议结束后,王建国疲惫地回到办公室,点燃了一根烟。
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王建国抬起头,看到秘书站在门口,脸色苍白。
“王主任,出事了!”秘书声音颤抖地说道,“有群众举报,说……说保障房项目的工地,挖出了……挖出了……”
秘书吞吞吐吐地说不下去。
王建国皱着眉头问道:“挖出了什么?”
秘书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挖出了……一个电线头,还连着……连着心跳……”
王建国手里的烟,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王建国只觉得一股电流从脚底直窜天灵盖,差点没站稳。
“电线头,还连着心跳…”,这尼玛什么赛博朋克剧情?
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怒吼道:“还愣着干什么!救人!立刻封锁现场!”
市建委这回是真坐不住了。
舆论爆炸只在一瞬间,什么“良心工程变夺命陷阱”、“带电楼盘,住在里面等于人体充电宝”之类的标题,瞬间刷爆各大平台。
压力如山倒,市里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成立了“老旧隐患专项排查组”,组长是技术出身的郑卫东,而那个倔老头周卫国,被“特聘”为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