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女主就要活着 > 第27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27

第27章 痴情帝宠关我什么事27(1/2)

目录

长安的心中毫无波澜,“职责所在。”

李嗣升虚扶的指尖,在触及到甲胄时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随即收手,负于身后。

他目光深沉地掠过长安染血的肩甲,声音很好的掩盖了情绪,“叛军狡诈,此番若非将军率轻骑星夜驰援,后果不堪设想,将军……辛苦了。”

长安放下抱拳的双手,“护卫陛下乃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她略一停顿,抬头看向李嗣升,“济源镇经此一战城防损毁,且地处前沿,恐非万全之地。叛军虽退,难保不会卷土重来,为安全计最好移驾河阳城,河阳城高池深,更为稳妥。”

李嗣升沉吟了一瞬,鱼朝恩就在旁迫不及待的附和,“李将军所言极是!陛下的龙体安危要紧,这济源镇残破不堪,实在不宜圣驾久留!”

李嗣升颔首,“就依将军所言。”

长安:“为策万全,请陛下拨两千禁军,随潼关军一同先行前往河阳清理道路,查验城内情况。”

闻言。李嗣升深深看了长安一眼,知晓这是在避嫌,此刻他身边最能倚仗的武力便是潼关军和禁军,她此举未尝不是一种谨慎的自保。

他摆了摆手:“准。一切调度,由将军定夺。”

长安领命,利落转身,并未多看御座上的天子一眼,仿佛刚才的对话与寻常军务汇报并无不同。

有副统领迅速点齐两千禁军,汇合五千潼关军,两队人马迅速开拔。

从济源镇到河阳城的官道狼藉,随处可见溃退叛军丢弃的辎重和零星尸体。

长安骑马行在队伍最前,扫过道路两旁任何可能藏匿敌人的树林和土坡,她不时抬手,身后便有斥候小队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向前方和侧翼更远处侦查。

“李将军用兵,果然谨慎。”禁军副统领催马赶上几步,与长安并行,语气中带着些许敬意,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亲眼见过这女将军在镇外冲杀的模样,此刻却见她调度斥候,清理道路也是井井有条,心中不免升起敬服之意。

长安语气平淡:“叛军狡诈,不得不防。”

走到一处林深坡陡之处,她下令队伍暂停,亲自带人检查了几处看似无异的草丛,果然起出了几枚叛军匆忙埋下的铁蒺藜。

禁军副统领见状,神色也凝重起来,再不敢多言,只默默配合调度。

如此谨慎,短短数十里的路程也耗费了不少时间。

一行人抵达河阳城外时,城墙上的守军早已得到消息,但长安并未立刻入城。

她令大队在城外安全距离列阵等候,自己仅带着数十亲兵,并要求禁军副统领及数百禁军随行,先来到城下。

“开城!”守城将领在城头高喊,他认出了长安和禁军副统领。

“且慢!”长安抬手制止,声音清越,传上城头,“为确保万无一失,请先放吊篮下来,本将要同副统领亲自查验城门机关及瓮城内外。”

城头守将一愣,看向禁军副统领,见后者也点了头,这才赶忙照办。

长安竟真的借着吊篮上了城头,不顾守军惊异的目光,仔细检查了城门绞盘和女墙后的守城器械,又下到瓮城内部,甚至亲自沿着马道走了一段,确认并无破坏或伏兵的痕迹。

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就是在完成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战前侦察。

禁军副统领跟在她身后,看着她冷静专注的侧脸,心中那点出于嫉妒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凛然的敬佩。

直至确认城内关键区域皆无隐患,长安才返回城下,对禁军副统领颔首,“一千禁军入城检查,另一千禁军驻守城门,另外可以迎驾了。”

禁军副统领不敢怠慢,立刻照做并派出快马返回济源镇报信。

济源镇行宫早已准备好,收到报信后即刻启程,没有任何拖沓。

队伍沉默而迅速地离开了弥漫着焦糊与血腥气的济源镇,向着河阳方向疾行,

车驾内,李嗣升闭目养神,手指却无意识地捻着龙袍袖口。

鱼朝恩小心翼翼地跪坐在一旁伺候,觑着皇帝脸色,犹豫再三,还是觉得有些话必须说给圣人知道。

他压低声音,带着心有余悸的惶恐,“陛下您是没瞧见……当时在万安山峡谷,那真是九死一生!叛军密密麻麻,把咱们中军围得跟铁桶似的,李静忠将军……唉,若非奴才们拼死护着,差点就……”

李嗣升未睁眼,只淡淡嗯了一声。

鱼朝恩咽了口唾沫,继续道:“当时情况危急,奴婢派人冒死突围求援,那时……听说都已经打到洛阳南门下了,浮桥都架好了,眼看破城在即……可李将军一接到求援信号,二话没说当即就分兵回援了,她亲自带着几千轻骑杀回来救咱们,还有郭曦将军,也从东边夹击叛军……若非两位将军当机立断,舍弃破城之功,奴才……奴才怕是再也见不到陛下了!”

说着便带上了哽咽,伏地叩首。

李嗣升终于睁开了眼,眸中神色变幻不定。

他的手指停止了捻动,只是静静看着车驾内晃动的影子。

放弃唾手可得的洛阳……回援中军……这份决断,这份赤诚……怪不得连鱼朝恩这样的人也会说出好话了。

銮驾行进速度极快,只是说些话的功夫,河阳城高耸的城墙已然在望。

李嗣升到的时候,看到的是洞开的城门,以及城门两侧肃然列队,甲胄鲜明的潼关军精锐与禁军士兵。

长安骑着红鬃烈马在队伍最前方,依旧是一身征尘未洗的染血甲胄,见车驾到来,抱拳行礼,姿态无可挑剔,神情却依旧平淡如水。

禁军副统领下马禀报:“城内已查验完毕,安全无虞,恭请陛下入城。”

车驾缓缓驶入坚固的河阳城,城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发出沉重的声响。

长安勒马,跟在銮驾侧后方,目光掠过城头上重新飘扬起来的大唐龙旗,眼神依旧平静。

新帝到了河阳城,停滞了几日的军务才开始恢复,李嗣升发出了大军回撤的诏令。

就在入城后的下午,出征洛阳的军报也开始陆续传回河阳。

潼关军的王猛在南门成功牵制了叛军,使其未能分兵支援万安山。

而万安山峡谷内,随着长安的冲杀打开缺口,后续李正率领的潼关军步兵与郭曦部及时赶到,内外夹击,终于击退了叛军田守忠部,中军之围得解,虽主力损失数千但未伤及根本。

另外两路大军在接到河阳传来的诏令后,开始陆续回撤。

十八万大军灰头土脸地收缩回河阳一线,转入战略防御。

风裹挟着城外军营的喧嚣,吹在望楼之上,拂动李嗣升的龙袍下摆。

他望着那片密密麻麻的营帐,眼中满是挥之不去的阴霾,曾经想要收复东都,重振大唐声威的雄心,此刻早已被济源镇的火光与东征的败绩焚烧得只剩灰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