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李林甫的军事大权又大了一些(2/2)
李林甫走到李隆基面前,躬身拱手道:“微臣拜见陛下。”
李隆基说:“你坐到茶桌南面的椅子上吧。”
李林甫谢过了皇上后,坐到了书桌东面的茶桌南的椅子上了。宫女白晓荔从东面走过来,拿起茶壶到东南隔壁的茶水间打喝的开水去了。
李隆基开门见山地说:“河西节度使,虽然两月前又打了胜仗,但是朕还是想让他到别处任职。”
李林甫不解地问:“陛下,微臣不明白崔希逸两次打败了吐蕃了,您为何让他到别处任职呢?”
李隆基说:“前几年大唐和吐蕃友好,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和朕甥舅相称,大唐对吐蕃的屡次侵扰也既往不咎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和吐蕃边疆大将军坌达延,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的友好协议。河西的守军与坌达延的守军,都向本国的方向撤了几十里,那部分缓冲区成了两国牧民放牧的牧场。两三年前,崔希逸的一位部将,借助来朝廷汇报情况的机会,向朕透漏,吐蕃一侧几十里都没有守军,如果出兵攻占了那些地方,将会事半功倍。朕当时令一位宦官,陪那位部将带着朕写的诏书去勘察情况了。朕记得当时在诏书上写,先勘察一下情况,如果敌人在边境几十里开外偷偷练兵,就伺机而动攻打他们。后来崔希逸果真出兵了,把吐蕃军队打得措手不及,取得了一些战果。这朕记不清当时崔希逸的那位部将叫什么名字了,朕当时奖赏了他和朕派去和他一起勘察情况的宦官。后来,朕听闻崔希逸对没遵守协议,悍然进攻吐蕃的做法,感到愧对吐蕃。如今吐蕃展开了报复行动,攻打河西,他虽然又赢了这次守卫战,但是朕怕他因当年撕毁协议,感到愧对吐蕃,而在日后的冲突中落败。因此朕想让他任河南尹,让你兼任遥领河西节度使。”
“微臣觉得陛下的决策很英明,只是微臣身居中书令的职务,已经兼任遥领了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若是再遥领兼任河西节度使,可能会在河西陇右两地的军政细节上,有管理不到位的地方。”
“你放心吧,陇右有杜希望做你的副职,他近期在河西方向主动出击,攻下了新城,可见能力是很强的,陇右河西两地的事,你只是对他发号施令即可。另外,杜希望在攻打新城时,王忠嗣立了很大的战功,朕已经升任他为左威卫郎将了,让他专管行军兵马,河西军事方面的工作,你也可以安排他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