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被赶回乡下后,我带着全家暴富逆袭 > 第238章 胡思乱想

第238章 胡思乱想(1/2)

目录

“董家小子!听说你把手工活领回来了!”谢大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紧张地往董家院子里张望着。

瞧见她那积极的模样,董华忍不住呲牙一乐。

“谢大婶,你还挺积极,我这才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呢,你就已经知道消息赶过来了。”

得到董华的准信,谢大婶顿时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太好了!这回我要拿二十条,我想多挣点钱!”

闻言,董华皱了皱眉,“大婶,四天后就要交上去了,缝好一条可是得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的,你要拿二十条,能做得完吗?”

他看过了,这次拿回来的手工钉珠花边稍微比之前的复杂一些。

一条手工花边假若按五六小时算,缝完二十条,需要一百个小时。

而四天时间也不过才96个小时……

二十条花边,谢大婶得不吃不喝,不睡觉,啥事也不干,才能把这二十条手工花边做完。

这可是会把人累坏的。

董华担忧地看向谢大婶,沉声道:“婶儿,我先声明,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知道你家有困难,挣钱固然重要,可身体也很重要。”

“你这么干会把自己累垮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继续挣钱,细水长流嘛。”

“你一个人做完这二十条花边,起码要不吃不喝不睡才能勉强完成,你想想,这值当吗?”

董华的话音刚落,众人也纷纷跟着劝。

“哎呀,董华说得对呀!你别要钱不要命了!别到时候把自己给累垮了,你想挣钱都没力气哩!”

“可不就是嘛?饭要一口一口吃!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

就这么在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语劝说下,谢大婶动摇了。

“那……那成吧,我就,就要十五条好了。这总行吧?”

她小心翼翼问道。

董华急忙辩解道:“婶儿,你得先搞明白一件事儿!不是我们不让你拿,而是考虑到你的身体,是不建议!”

“我,我知道的。”谢大婶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没事儿,那,那就先给我拿十五条花边吧,我这就回家开始赶工,铁定能在规定时间给你交上来。”

“成,那您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把花边和材料分出来。”

董华对谢大婶说完,又对其他人道:“婶子们,你们都耐心等一等,我先把谢大婶的东西给她分好,然后再到你们。”

“没事儿!你先去给她拿吧,我们不急!”

董华点点头,当下便把两大麻袋搬进堂屋里。

拆开封口,先是数了十五条花边,然后另外一个麻袋里拿出珠片和珠子,针线等材料,分出了对应的份量,然后一块装起来,打包起来,拿给谢大婶。

谢大婶接过这沉甸甸的一麻袋东西,当下开心地合不拢嘴。

“成,谢谢你了董家二小子,我一定会提前做好的!”

说完,谢大婶拎着东西就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往家里赶。

旁边几个大婶瞧见她这副急躁的模样,忍不住调侃道:“瞅瞅!瞅瞅这急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有啥大喜事呢!”

“应了,你们就别说那么多了,都赶紧把自己要的数量告诉董华那小子,好让他配材料了!”

“对?你们都把自己的名字,要的数量给写一下!”

董华从布包里拿出一本发黄的本子,随意翻开其中一页。

“就在这儿写就成。”

陈大婶接过本子和笔,却有些为难。

“这、可……可俺不会写字呀!也不认字呀!”

董华蹙眉,“自己的名字也认不全,也不会写么?”

“不,不会呀……”

陈大婶一脸羞愧地挠着耳朵,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董华点点头,把本子拿回来,“好,没事儿,既然不识字,那我来帮你写吧。”

七八十年出生的都有很多文盲,更何况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辈,那样动乱的年代,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又哪里能指望他们能读书识字呢。

“陈冬梅,十条花边。”

陈大婶说着,董华一边在本子上记着。

旁人见状,也都纷纷要董华帮自己记上。

把大家的姓名之类的信息都记录完毕以后,董华便着手去分配材料。

把第一波上门的人都给打发走了以后,董华才想喘一口气,却发现不远处,又有一波人开始往自己家赶来了。

为首之人,正是宋娟。

好家伙,刚走了一波又来一波,他今天还能喝上一口热茶吗?

很快,宋娟就带着几个自己的好姐妹进了董家院子。

一进门,宋娟就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好你个董家二小子,可真不地道啊!领了新的手工活回来居然不告诉我一声!”

“你就说吧,我是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董华无奈地摊了摊手,苦笑道:“宋大姐,你看我这哪儿有功夫去通知你啊?”

“我人才刚回来,屁股都还没坐热呢,就有一大堆人找上门来了!我这刚给她们分配完材料,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轮到你找上门来了!”

宋娟顿了顿,干笑两声。

“别介,我也是开玩笑的,别当真。”

她往堂屋里张望一眼,急切地说道:“那啥,我们每人要拿十条花边,你给我们拿一下呗?”

董华目光扫过宋娟及她身后的几个妇女,点点头,旋即拿出登记的本子,逐一问她们的名字。

最后,在每个人的名字后边都写上了个“10”。

然后便去给她们分配材料。

包括宋娟在内的,一共来了约莫有十个人。

这一趟,又得拿走一百条花边。

方才已经拿走了百十条,现在又拿走了一百条,这么一伙儿功夫就已经去了将近一半了。

看得出来,这个手工活在南门村的妇女里头还是挺受欢迎的。

最起码,不用出去风吹雨打,雨淋日晒,就能挣到比地里头挣来的辛苦钱多。

最主要是来钱快。

只要一把东西交上交了,就可以拿到钱了,非常适合短时间内需要急用钱的人做。

这也是大家锲而不舍上门找董华的原因。

在家里头敢手工实在是不知道比种地强多少倍,待在家里头就能把钱挣了,又能一边看孩子,一边干,何乐而不为呢.?

拿了东西,董华便让她们在自己的名字后边打勾确认,用以证明她们都是已经拿到了东西的。

一一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打上勾以后,宋娟等人便拿上东西,眉开眼笑地走了。

有了这些花边,就意味着她们在几天以后就能拿到一笔钱了。

越想心情越好,几人就像风一样离开了董家。

董家终于又恢复了安静,这大冷天里,董华忙得额头两侧都出了一层细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