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不愧是你呀!(1/2)
小伙子,你心肠好,知道感恩,但是刚刚那两个人对你就跟仇人似的,你下回要是再碰到他们,可不要再这么傻乎乎的凑上去了,人家可不领情。”
那大婶转过头来,嫌弃地撇了撇唇,“他们看上去也不像是缺钱的样子,人家可不会稀罕你的红薯。”
能一下子掏出五十块钱来,兜里应该确实有俩个子儿。
有钱又怎么样,人品不行!
董华朝那大婶笑了笑,旋即露出落寞的神情,“大婶,谢谢你的提醒,我知道了。我去年就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接回了乡下。因为我跟他们的亲生儿子被两家互相抱错了,害得他们的亲生儿子在乡下过了十八年的苦日子,所以就......就恨上我了。”
说完,董华叹了口气。
众人听了以后,也是感到唏嘘不已。
其中更是不乏指责的声音。
“听听,这都啥事呀,这两口子咋这样呢?这小伙子也不希望自己被抱错呀,跟他有啥关系呢?要怪,就怪命运弄人!”
“可不是么,这两口子多少有点过分了。”
众人一你一句我一句的,把沈建业和谢巧梅骂了一通。
最后一炉红薯出炉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左右了。
从家里带过来的那一筐红薯,卖的只剩下几个了。
而买的炭也所剩无几了,董华便把最后几个红薯烤烤熟,打算那回去给董大成和董明吃。
恰好回到病房里的时候,董明是清醒着的。
董华拿出两条热乎的红薯出来,仔细剥干净皮。
“来,大哥,这是刚刚烤好的红薯,香甜得很,你尝尝。”
董明眼底闪过一丝光亮。
“哪来的红薯?”
董大成的目光也撇过来扫了一眼。
董华顿了顿,解释道:“我从村里出来的时候,瞧见家里墙头边有一筐红薯,我就顺路给捎上了,然后把家里的炉子也给带了过,买了些炭,在医院外边儿卖了会儿烤红薯。”
他把剥好的红薯给董明,脏兮兮的双手用力搓了搓,旋即从里头拿出一沓一毛钱,和一些硬币。
“生意还挺不错的。看,这些是我三个小时卖的钱。”
董大成和董明蓦的睁大眼睛。
“这、这看着还不少咧!你卖多少钱一条红薯?”董大成不禁问道。
“一毛钱一条,不论大小。”
董大成沉吟片刻,蹙眉道:“哦,一毛钱,那倒也不算贵,但是我咋觉着不咋挣钱呢卖这个价?”
“爸,你也不想想,你平时一斤才能卖多少钱那?”董华一脸无奈地看着董大成。
董大成不假思索道:“有老板开着大货车上咱们村收的话,也就是两毛钱一斤呗。”
“那不就成了。”
董华挑了挑眉,“咱们村里种出来的红薯,个头普遍不大,都是中等大小,一斤能有三个甚至四个五个呢。”
董大成恍然大悟,“那、那不就相当于,咱们这么卖,能卖到三四毛钱一斤那?”
“对头。”董华笑着点头,“我没仔细算过,要是把买炭的成本算进去以后的利润是多少,不过总体来说,应该是赚钱的,只不过是多与少的问题。”
“到时候要是实在卖得好,我瞅瞅能不能涨到一毛五一条。”
“不愧是你呀,二小子!”
董大成激动地拍了拍董华的肩膀,“你这小子,行啊!不管去到哪儿都没闲着,总能想到法子挣钱!”
董华讪讪地笑了笑,“其实也是因为前两天在医院门口看到有人在卖烤红薯,生意真不是一般的好,所以我就来试试。”
“不得不说啊,在医院卖烤红薯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你们刚刚是没瞧见,那队伍排的老长了!”
说起方才的“盛况”,董华顿时满面红光。
不过他十分识趣的没提起沈建业和谢巧梅的事情。
这两个名字一出来,董大成和董明都会不高兴。
“我还打算,过两天去买一个大烤炉,一炉能够烤几十个红薯的那种。这样一来,大家就不用等那么久了。”
董华兴致勃勃,侃侃而谈。
董大成时不时点点头,应几声。
反倒是病床上,沉默一言不发的董明让董华有些费解。
“大哥,你咋一声不吭?”
董明挤出一丝虚弱的微笑,拿起剥好皮的红薯吃了一口。
“我这不是专心在听你跟爸聊天呢么。我寻思我一个病号,也插不上嘴啊,索性就安静的听你们说。”
董华叹了口气,“没事的大哥,等你的伤好了,咱俩一块干。”
“嗯,一块干。”
董明闷闷点了点头,几大口把剩下的红薯吃了个精光。
“对了,我差点忘记问了,你们今天晚上吃了什么?”董华皱了皱眉。
不会又是吃面条凑活吧?
董大成摸了摸鼻头,讪讪道:“今晚我跟你哥吃的面条,你不在,我们俩就吃的简单些。”
“怎么又吃面条?不是说了,我要是没赶在饭点回来,你们就到医院门口那卖盒饭的大姐那儿卖两份盒饭回来吃吗?”
“门口那摊子卖的盒饭价格很实惠,不贵的,爸,你别舍不得。”
董大成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董明急忙插话道:“小华,你别怪爸,是我要吃面条的。”
“就我跟爸两个人吃,随便煮个面条吃一吃,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何必去花那个冤枉钱。”
既然是董明要求的,董华当下便也不好说些什么了。
接下来几天,董华每天都要回南门村一趟。
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回村里拿红薯。
他们自己家地里还有一些,加上村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
反正放着是也浪费,倒不如低价把他们的红薯收走。
董华一回到村里,就找到林国强和周树清,询问他们自己家里的红薯卖不卖。
自己可以以每斤一毛五的价格收一些。
他定好了量,每天就卖一百条左右。
周树清二话不说,就答应以这个价格把红薯卖给董华。
为了保证新鲜,董华让周树清不要提前把红薯给挖出来,等自己回来的时候,再挖。
红薯放久了会发芽,最好的办法就是他需要多少,周树清就给自己挖多少。
如此,两人便达成了一致。
另一边,林国强也非常乐意把自己家地里种的红薯卖给董华。
一是,等这些红薯都刨起来了以后,他们家就不打算再继续种红薯了。
都谈妥以后,董华便把自己家地里挖出来的五十斤红薯给装到了木板车上。
见他刚回来没多久又要走,叶云晴欲言又止,迟疑片刻,在他一只脚迈出门槛的时候叫住了他。
“董、董华。”
董华身形一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