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被系统强迫成为大科学家 > 第973章 小宇宙制造器

第973章 小宇宙制造器(1/2)

目录

运输舰只花费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将赵小侯送到了3万多光年之外的银心区域。

3号银心圆环正在加速建造之中。

毕竟只要解决了技术难点,那么银心圆环建造的速度完全就可以动用更多的工程机械来解决。

之后用了2年时间,3号银心圆环终于宣告竣工。

当然,宣告竣工也只是在大科学院的资料数据库里记一笔,至于竣工典礼什么的,是不会举办的。

完全没必要。

在3号银心圆环竣工,经过主控光脑多次自检合格之后,新的实验就在赵小侯的主持下进行了。

在离开3号星际太空站之后,赵小侯在路途上就寻思了不少时间,已经将4号银心圆环的设计草案思考了出来。

因而在3号银心圆环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进行了300多次实验之后,赵小侯就宣布进行4号银心圆环的建造。

但实际上,这4号银心圆环与其说是圆环,倒不如说是一把悬浮在宇宙里的枪。

赵小侯输入智能AI数据库里的设计草案上,这个4号银心圆环就是一根略微弯曲的长管子,并不像1,2,3号银心圆环那样环绕银心黑洞一圈。

其总长度只有一百万公里,截面积直径则是缩小到了100米。

简单来说,其长度只有1号银心圆环的十万分之三,而截面积直径则只有1号银心圆环的千万分之1.6666。

可以想象,这样的4号银心圆环,想要达到1号银心圆环那种性能,其建造技术难度会有多高。

不过话说回来,自从1号银心圆环成功完成击破暗物质的实验之后,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理论上没有了任何问题,接下来的2,3,4号银心圆环也就只存在技术上的难点。

这类技术上的难点,无非就是材料上的要求更高罢了。

而赵小侯之前就已经将这方面的材料技术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因而4号银心圆环的建造时间较之之前的1,2,3号要短上很多,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不到,就建造竣工。

当然,建造竣工之后,自检合格,继续实验也是惯例了。

在之后的12年时间里,银心圆环不断改进缩小,从4号银心圆环的一百万公里长度,到5号银心圆环的一万公里长度,再到6号银心圆环的100公里长度。

尤其是6号银心圆环,虽说只有100公里的长度,内腔截面积直径也只有1米,但由于技术难度的关系,6号银心圆环的建造花费了8年时间。

而到了这个时候,赵小侯也差不多将暗物质的特性以及银心区域的特殊引力结构深入研究透了。

并且他感觉可以建造小宇宙制造器了。

毕竟在之前的这些年时间里,由于银心圆环的不断建造,随之带来的就是科技水平全面不断地提升。

400年前,大夏的科技水平是不足以建造小宇宙制造器的。

但现在,各领域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到位了。

作为大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赵小侯还是先召开了科学家联席会议,在这场会议上,他确定了大科学院接下来100年的科研发展方向,那就是小宇宙制造技术。

说白了,就是争取在一百年内将小宇宙制造器制造出来,同时在之后20年内,完成小宇宙的制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