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之有挂绝不低调 > 第251章 发现线索

第251章 发现线索(2/2)

目录

“刻碑时,要在‘得胜’二字下留个暗格。”世宗压低声音,“等碑立起来,我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看见,大金的元气,比天还硬。”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秋,得胜陀颂碑落成。

碑高七尺,宽三尺,由整块祁连青玉凿成。正面是世宗亲书的“大金得胜陀颂”,背面刻着八百女真勇士祭天的浮雕,最隐秘的碑心处,嵌着那半块玉珏。立碑那日,世宗亲自主祭,萨满法师跳着“跳鹿神”,三百名女真贵族割破手掌,将鲜血滴在碑脚——说是要让祖先的魂灵顺着血线,把气运灌进碑里。

仪式结束时,玉玺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世宗凑近一看,那道裂痕竟淡了些,像被谁用金漆细细描过。他大笑三声,命人取来美酒,洒在碑前:“阿骨打皇帝,你看,咱们的天命,又稳了!”

可天命哪是块玉、一方碑能镇得住的?

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堤,十七县成泽国;承安二年(1197年),蒙古乞颜部铁木真统一漠北,开始侵扰金国边境;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驾崩,卫绍王完颜永济继位,这个连马都骑不稳的皇帝,竟听信谗言杀了平章政事仆散端,朝堂人心惶惶。

最诡异的是玉玺——那道裂痕不仅没好,反而从“寿”字蔓延到“既”字,像条张牙舞爪的黑蛇。世宗的孙子金宣宗看着玉玺,突然想起祖父当年在得胜陀说的话:“气运这东西,不在玉里,在人心。”

贞佑二年(1214年),蒙古大军围困中都。金宣宗决定迁都汴京,临行前,他命人将得胜陀颂碑拆解,想带着玉珏和碑文去南方。可当工匠们凿开碑心时,那半块玉珏突然碎成了齑粉,混着碑底的泥土,渗进了松花江的泥沙里。

后来有人说,拆碑那晚,得胜陀的山脚下冒起了红光,像极了当年阿骨打祭天时的火光。还有人说,在废墟里捡到块带字的碎石,上面歪歪扭扭刻着:“玉能裂,碑能倒,民心不死,天命重造。”

金国灭亡那年(1234年),得胜陀的断碑还立在江边。有个放牛的老汉路过,见碑身上的“得胜”二字被风雨磨得模糊,却在碑脚的野草里,看见几株开着小红花的植物——花瓣的形状,像极了当年女真勇士帽子上的红绒球。

“咦。”

了解完这段野史,郝宇杰心里不由一动。

民间故事当不得真,这一点郝宇杰深信,就像谣言一样,传来传去的就面目全非。

但是还是那句话,核心根据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玉玺镇国,玉珏镇气。若玺裂了,就把珏嵌进碑心,气运便续上了。”

郝宇杰呢喃的念叨了一遍这句话。

会不会是金国觉得自己气数将尽,就把传国玉玺藏进得胜碑内,以达到锁气,蕴气,养气的目的呢?几百年后金国的后裔也确实气运大涨,得了天下。

“看来,我应该去看看那块石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