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永不止步(1/2)
那些散落在曼哈亲王大营外围的小部落,如同依附于巨树的藤蔓,在华夏军的铁蹄逼近时,终究还是爆发出了一丝微弱的抵抗。
几个年轻气盛的部落勇士,攥着磨得发亮的马刀,跨上矫健的战马,试图冲乱华夏军的阵型,他们口中喊着晦涩的哈萨克语,声音里满是孤注一掷的决绝。然而,这种抵抗在现代化的火器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屏障。
“砰!砰!砰!”
清脆而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华夏军动员兵手中的步枪吐出火舌,子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瞬间撕裂了空气。
那些刚刚扬起马鞭的部落勇士,身体猛地一顿,胸前绽开一朵朵刺目的血花,随即从马背上重重摔落,扬起一片沙尘。
一个部落首领亲眼看着自己最得力的手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每一声枪响都像是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他曾经以为凭借部落世代相传的勇猛,足以抵御任何来犯之敌,可此刻,在冰冷的子弹面前,所有的勇气和骄傲都被击得粉碎。
他瘫坐在地上,双手插进沙土里,看着远处不断逼近的华夏军士兵,眼中的光芒一点点熄灭,再也提不起任何抵抗的念头。
这样的场景在各个小部落的营地中不断上演,反抗的火焰刚被点燃,就被动员兵的子弹无情浇灭。
华夏军的推进如同秋风扫落叶,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从发起攻击到清理完外围所有抵抗力量,前后不过两个小时。那些负隅顽抗的部落统领,连同他们最忠诚的追随者,全部倒在了战场上;
而识时务者则早早放下了武器,双手抱头蹲在地上,接受华夏军管制。整个行动遵循着一个铁律:不投降者,死。这六个字如同悬在所有部落头上的利剑,让他们在铁血手段面前,不得不做出最现实的选择。
就在外围小部落被逐一清理的同时,位于荒原深处的曼哈亲王和莱德曼的大营,却被一片震耳欲聋的炮火声笼罩着,热闹得令人心悸。
已经整整两个小时了,101师的迫击炮弹如同雨点般密集落下,没有片刻停歇。
大营之中,哈萨克士兵搭建的帐篷被炮弹撕裂,木质的栅栏被炸得粉碎,四处都是燃烧的火焰和飞溅的木屑。
101师师长之所以下达这样饱和式炮击的命令,并非嗜杀,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深知曼哈亲王和莱德曼的手中握着不少枪械,还有日不落人支援的新式装备,若是贸然发起冲锋,华夏军必然会付出不小的伤亡代价。
与其让士兵们在近距离战斗中流血牺牲,不如先用炮火彻底摧毁对方的抵抗意志和防御工事,为后续的进攻铺平道路。
“命令部队!除留下500名动员兵保护赵国强大人安全外,其余所有兵力全部出动,向前方尚未完全撤回大营的哈萨克骑兵发起总攻!”
红三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远处炮火连天的战场,脸上露出了果决的神色。
此时,外围清理战的捷报已经传来,这让他信心倍增。他迅速整理队伍,手中的马鞭一挥,率先朝着战场冲去。
在他身后,几十辆防空运兵车如同钢铁巨兽般轰鸣着向前推进,厚重的装甲足以抵御哈萨克骑兵的弓箭和零星的枪弹。
动员兵们紧紧跟在运兵车后面,借助车辆的掩护稳步推进,完全不用担心受到来自正面的攻击,只需专注于搜寻那些溃散的敌人。
当101师的迫击炮弹终于停止呼啸时,华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冲到了曼哈亲王的大营外围。
士兵们一声呐喊,合力踹倒了那些早已被炮火轰击得摇摇欲坠的临时栅栏,如同潮水般涌入大营之中。
然而,营内并没有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没有呐喊,没有枪声,甚至连呻吟声都寥寥无几。放眼望去,营地之中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散落的血肉和残缺不全的肢体,狰狞可怖。
一个个巨大的弹坑散布在营地各处,最深的足有一人多高,边缘还冒着淡淡的硝烟。一名动员兵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动脚步,突然感觉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竟是一条雪白的胳膊。
这条胳膊肌肤细腻,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显然属于一名女子。可如今,这条胳膊的主人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这一截残肢,其余的部分早已在炮火中化为飞灰,连一点痕迹都未曾留下。
华夏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在营中搜索前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抵抗。
所有幸存的哈萨克人都被刚才那番狂风骤雨般的炮击炸蒙了,他们蜷缩在残破的帐篷角落,眼神空洞,脸上满是恐惧和茫然,早已失去了反抗的能力。莱德曼和曼哈亲王也不例外,当动员兵带着几名士兵找到他们时,这两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首领正瘫坐在地上,浑身像筛糠一样剧烈颤抖,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身上华贵的衣物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头发散乱,曾经的威严荡然无存。段文兵走上前,示意士兵将两人架起来带走,他们没有任何挣扎,也没有任何反抗,如同两具失去灵魂的木偶,任由华夏军士兵处置。
虽然大营被顺利攻克,首领也被俘虏,但战场之上仍有将近三万余名哈萨克骑兵散落各处。
这些骑兵大多是在炮火突袭时溃散开来的,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分散在荒原的各个角落,一时之间难以彻底肃清。攻克曼哈亲王的大营后,101师迅速调整部署,与赵国强的警卫旅形成掎角之势,里应外合,将剩余的哈萨克骑兵包围在了一片开阔的荒原之上。
用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去包围三万人,而且对方还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这在常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华夏军却凭借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和严密的战术部署,做到了这一点。包围圈外围,重机枪手们早已架好了武器,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包围圈内部,只要有骑兵敢贸然冲锋,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火力扫射。
哈萨克骑兵们虽然人数占优,又坐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但在华夏军密集的火力网面前,却不敢有丝毫异动。
他们曾经尝试过几次小规模的突围,可每次冲锋的骑兵刚冲出去没多远,就被重机枪的子弹成片击倒,尸横遍野。
几次下来,所有的骑兵都被打怕了,只能在包围圈中焦躁地徘徊,却再也不敢轻易发起冲锋。
时间一天天过去,华夏军的包围圈如同收紧的绞索,一点点缩小。
动员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步步紧逼,将哈萨克骑兵的活动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
白天,烈日炙烤着大地,荒原上没有任何遮挡,骑兵们口干舌燥,士气低落;夜晚,寒风刺骨,他们只能裹紧单薄的衣衫,在恐惧和绝望中熬过漫漫长夜。
两天之后,当包围圈缩小到极致,哈萨克骑兵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绝望的煎熬时,终于有人举起了白旗。那面白色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荡,像是在宣告着抵抗的终结。
赵国强站在高坡上,看着那面缓缓升起的白旗,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他本就不是嗜杀之人,既然对方已经选择投降,自然不会再赶尽杀绝。
“传令下去,接收所有投降的士兵,登记造册,妥善安置,不得擅自虐待。全部带去劳动改造”
赵国强的命令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有了第一个投降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近三万余名哈萨克骑兵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排队走到指定的区域集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