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前进哈萨克(2/2)
“急什么?”
沙维奇拍了拍他的肩膀,信心满满地说道,
“等着吧,明天一早你就知道了。好汉架不住三泡稀,这拉肚子看起来不是什么大病,可最耗人的精气神。只要他们拉起来,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到时候别说继续前进,能不能守住营地都难。没有特效药,这病就跟瘟疫一样,在他们营地里蔓延开来,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说完,他又拿起望远镜,贪婪地看了一眼华夏军的营地,仿佛已经看到了士兵们痛苦不堪、四处乱窜的景象。山坡上的风越来越大,带着荒原的寒意,可沙维奇的心里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几个人在山丘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想象着华夏军中毒后的惨状,不知不觉间,竟然都靠在灌木丛上睡着了——连日来的紧张和兴奋,让他们都疲惫到了极点。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阵急促而嘹亮的号角声从华夏军的营地传来,打破了荒原的寂静。这是起床号,声音穿透力极强,一下子将沙维奇从睡梦中惊醒。
“快!快起来!看看那些华夏人怎么样了!”
沙维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顾不上身上的寒气,立刻抓起身边的望远镜,朝着华夏军的营地望去。
然而,映入他眼帘的景象,却让他瞬间僵在了原地,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错愕和疑惑。
华夏军的营地里,没有丝毫混乱的迹象。士兵们正穿着整齐的军装,在操场上列队集合,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声震天动地;
炊事班的士兵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炊烟再次升起,饭香隐约飘散过来;巡逻的哨兵依旧精神抖擞地在营地周围巡视,眼神警惕而坚定。
整个营地井然有序,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根本没有出现他预想中的大规模中毒、士兵们痛苦哀嚎的场景。
“怎么回事?这……这不可能!”
沙维奇使劲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可望远镜里的景象依旧清晰。他反复扫视着营地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到一丝混乱的痕迹,可无论怎么看,华夏军都一如既往地训练有素,充满了战斗力。
“连……连长,会不会是……是那些羊死的时间太短了,毒性还没发作?”伊凡诺夫也看傻了眼,结结巴巴地找着借口。
沙维奇愣了半天,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只能咬着牙说道
:“对!肯定是这样!这次算他们运气好!不过,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
他狠狠地将望远镜摔在地上,镜片瞬间碎裂。“走!带上所有人,绕开他们的营地,赶到他们行进路线的前方去!我就不信,每一次他们都能这么幸运!”
说完,他站起身,狠狠地踢了一脚身边的石头,带着手下的士兵,怒气冲冲地朝着山丘下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荒原的尽头。
与此同时,华夏军第948师的翻译营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十几顶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里,躺着十几个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的随军翻译。他们蜷缩在铺着干草的地铺上,时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每个人的眼睛都深陷下去,嘴唇干裂,显然是遭受了严重的腹泻折磨。
师长赵着眉头,站在医疗帐篷外,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刚刚接到报告,翻译营几乎全员病倒,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在哈萨克这种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没有翻译,部队与当地牧民的沟通就会陷入困境,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甚至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到底是怎么回事?查清楚了吗?”赵卫国的声音低沉而严肃,目光落在前来汇报的医疗兵身上。
医疗兵敬了个礼,语气凝重地说道:“报告师长,经过检查,这些翻译都出现了严重的腹泻、呕吐症状,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或者说是……投毒。”
“投毒?”赵国强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我们的水源或者食物里下了毒?”
“可能性极大。”
医疗兵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对营地里的动员兵进行了抽样检查,他们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分析下来,可能是动员兵的身体素质经过了特殊训练,比普通人强悍得多,对这种毒素有一定的抵抗力;而这些翻译都是普通百姓出身,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所以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反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目前,最严重的几个翻译已经拉了十几遍,浑身脱水,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根本无法执行翻译任务。”
“不用想,肯定是那些该死的罗刹人干的!”
师师咬着牙说道,眼神里充满了怒火,
“明着撤退,暗地里却搞这些下三滥的小动作,真是卑鄙无耻!”
他太清楚罗刹军的行事风格了,贪婪、残暴,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次撤退前投毒,显然是想拖延他们的行军速度,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立刻将此事上报给最高指挥官,详细说明情况。”
师长沉声下令,
“另外,有没有特效药?这些翻译不能倒下,没有他们,我们在这一带寸步难行。”
“请师长放心。”医疗兵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栅栏屯工业园前些日子给前线送来了一批特效药,专门针对感冒、发烧、腹泻这些常见病,药效很好。我们已经给这些翻译都服用了药物,估计休息几个小时,他们的症状就能得到缓解,体力也能恢复一些。”
师长点了点头,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半天,等翻译们稍微恢复一些,我们再继续前进。”
他心里清楚,在这种复杂的地区,贸然行动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与其匆匆赶路,不如等翻译们恢复后,做好与当地牧民的沟通工作,确保后续行军顺利。
“是!”身边的参谋立刻应声,转身去传达命令。
营地里的动员兵们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接到休息的命令后,依旧保持着纪律,要么在帐篷里擦拭武器,要么在空地上进行简单的体能训练,没有丝毫懈怠。
而此时,在遥远的塔城方向,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正缓缓出发,朝着哈萨克境内挺进。为首的正是华夏军最高指挥官赵国强,他在下达完整体的战略部署命令后,决定亲自跟随第十军101师出征,坐镇前线指挥作战。
时值五月,西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荒原上的积雪早已融化,被压抑了半年之久的草籽,终于在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土壤中苏醒,争先恐后地冒出嫩绿的芽尖。没过多久,成片成片的绿色就铺满了辽阔的草原,像是大自然亲手织就的一张巨大的绿毯,远远望去,生机勃勃,充满了希望。
微风拂过,青草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
赵国强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神情沉稳,目光深邃地望着前方的草原。他知道,这次进军哈萨克,不仅是为了驱逐罗刹殖民者,更是为了收复这片曾经属于华夏的土地,为了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能够摆脱压迫,过上安稳的日子。
“赵大哥,您看这草原,多漂亮啊。”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赵国强侧过头,看到说话的是马家三胞胎中的老大马玲。
马玲和两个妹妹一样,从小在草原上长大,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马玲骑着一匹白色的小马,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指着一望无际的草原说道:
“我听说,想当年,这片草场也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