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说走就走(2/2)
赵国强听完,心里有了主意,当即拍板,
“命令火车站立刻准备火车,我要亲自去新疆看一看!”
这个决定来得突然,石头的眉毛忍不住挑了一下——他没料到指挥官会这么快就决定动身,而且是去刚收复不久的新疆。
但站在一旁的红三却神色未变,仿佛早就习惯了赵国强雷厉风行的作风。
“是!”红三立刻应声,转身就快步走出书房,去传达命令。
赵国强做事向来不拖泥带水。他没跟府里其他下人打招呼,也没通知其他部门,只带上红三、石头,还有自己的警卫旅,再加上一辆防空运兵车,就直奔火车站。
其实他也不怕京都这边出什么乱子——如今火车能覆盖到的地方,电话线路都已经通了,工程兵们更是会提前做好保障,只要他在的地方,通讯绝不会出问题。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哈萨克人这次敢突袭塔城,背后其实有日不落人在暗中支持——双方早就预谋好要对满清时期的新疆疆域动手,却压根没弄清楚,现在掌控这片土地的已经不是从前的满清,而是他赵国强麾下的力量。
他们这一次的贸然出手,即将引发的后果,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赵国强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石头就匆匆赶了回来,汇报道:
“指挥官阁下,火车已经调度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他点了点头,带着一行人登上火车。
这火车是工程兵们亲手建造的,因为赶工期,又要兼顾运输军用物资的需求,所以在舒适度上几乎没下什么功夫。车厢的骨架是用粗厚的钢筋和角铁焊接而成的,连接处还能看到未打磨平整的焊疤;
窗户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玻璃拼接起来的,玻璃和角铁之间用腻子仔细密封着,防止风沙灌进来;车厢内部空荡荡的,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连座椅都是最简单的木板凳。
四月中旬的京都已经暖意融融,可越往西北走,天气就越冷,风沙也越大。
赵国强坐在车厢里,只觉得一股寒气从铁皮车厢壁渗进来,顺着裤腿往上爬。
他的车厢还算特殊——出发前临时在铁皮里面加了一层木板,可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刺骨的冷风。
“石头,你冷不冷?”
赵国强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石头,见他双手拢在袖子里,肩膀微微缩着,显然也冻得不轻。
石头连忙挺直腰板,摇摇头说:“指挥官大人,我、我还可以,不冷。”
可他的动作却出卖了他——话音刚落,他就悄悄往旁边的战熊身边挪了挪,还轻轻往战熊怀里钻了钻。
战熊,通人性,战斗力极强,平时总跟在赵国强身边,和石头也熟络了,所以并不会对它发动攻击。
比起赵国强和石头,战熊的皮毛厚实,显然抗冻得多。
而且这段时间下来,石头和战熊早就混熟了,战熊不仅不会攻击他,还会主动用身体给石头挡风。跟其他冷冰冰的动员兵比起来,战熊似乎多了几分“人情味”,偶尔还会用大脑袋蹭蹭石头的胳膊,像是在安慰他。
赵国强裹了裹身上的裘皮大衣——这大衣是用上好的狐皮做的,保暖性极好,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寒气往骨头缝里钻。
“都四月份了,西北怎么还这么冷?”
他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如果不是穿了这件裘皮大衣,恐怕现在就得在车厢里来回慢跑取暖,不然非冻僵了不可。
石头躲在战熊身边,还是觉得冷得难受,他想了想,试探着说道:
“指挥官大人,要不然……咱们在车厢里生个炉子吧?有炉子取暖,能好受点。”
赵国强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对!等下到了下一站,就让工程兵做个简易炉子出来,再找点柴火,不然这一路下来,非得冻出病来不可。”
虽然这列火车是工程兵赶造的,速度不算快,跟后世的高铁没法比,但比起马车、马匹这些传统交通工具,已经快了太多——火车不用休息,只要轨道没问题,就能一直往前开。
从京都出发到现在,已经走了小半天,窗外的景色也渐渐变了,原本的农田和房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荒地,远处的天空也显得更加辽阔。
就在这时,车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警卫旅的一名小队长,快步走了进来,他身姿笔挺,神色比赵国强和石头镇定得多,显然是习惯了这样的寒冷。
“报告指挥官大人!”
中山停下脚步,恭敬地汇报道,“前方火车站传来消息,还有五分钟,咱们就能到达张家口站了。”
“张家口?”
赵国强眼睛一亮,心里顿时多了几分期待。
张家口是进入蒙古草原的门户,以前他只在地图上见过,也听人说过“茫茫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这次既然经过张家口,正好能亲眼去看看那片辽阔的草原,也算是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
他靠在木板壁上,看着窗外渐渐逼近的火车站轮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到了张家口,先让工程兵做炉子,再给警卫旅的兄弟们添点保暖的衣物,然后顺便看看张家口的防务情况——毕竟这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马虎不得。等这些事都安排妥当,再继续往新疆走,争取早点到塔城,看看那边的实际情况,也好定下向西拓展的具体计划。
车厢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铁皮车厢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西北的辽阔与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