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 > 第925章 样式雷、叶辰翻新自己住的房子

第925章 样式雷、叶辰翻新自己住的房子(2/2)

目录

秦淮茹端来刚蒸的枣糕,放在图纸旁边:“雷大爷说得在理,老辈人做事就是细致。叶辰,我家还有些当年我爸盖房剩下的青砖,你先用着。”

“那敢情好。”叶辰拿起一块枣糕递过去,“我正愁买不到老青砖呢,新砖太脆,不经冻。”

开工那天,院里像过节似的。雷大爷带着两个徒弟,早早就在院里支起了木架。他教徒弟们“吊线”,一根棉线坠着铅锤,从房檐一直垂到墙根,确保墙面砌得笔直;又教他们和“卧泥”,黄土里掺上糯米汁和草木灰,用木槌捶得黏糊糊的,“这样的泥,能把砖粘得跟长在一起似的。”

叶辰跟着打下手,搬砖递泥,倒也学得有模有样。雷大爷看他递砖时总先把砖角对齐,忍不住点头:“你这孩子有灵性,知道‘齐头并进’——砌墙跟修机器一样,零件得对榫,不然转不动。”

二大爷每天都来视察,手里的教鞭敲着新砌的墙:“嗯,这缝勾得挺平,比傻柱搭的葡萄架强多了。”傻柱在一旁听着,梗着脖子哼了一声,却还是默默帮着搬了几捆新劈的柴禾,堆在墙角备着。

最让人惊叹的是上梁那天。雷大爷让人把一根老松木抬到房顶上,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咬合。他站在梯子上,指挥着徒弟们“落榫”,嘴里还念着老口诀:“左三右四,前七后八,榫头对榫眼,百年不塌架。”阳光透过木架的缝隙照下来,把他花白的胡子染成了金色。

秦淮茹带着院里的女人们,给工匠们端来绿豆汤,看着房梁稳稳落定,忍不住拍手:“雷大爷,您这手艺真神了!”

雷大爷擦了擦汗,指着梁上的墨线:“这叫‘画梁’,老规矩,上梁前得请先生在梁上画道线,说是能驱邪,其实是为了校准,线直了,梁就正了。”

半个月后,房子终于翻新完了。青砖墙透着温润的光,陶瓦铺得像鱼鳞,檐角的“兽面纹”瓦当在阳光下闪着釉光。雷大爷临走前,送给叶辰一个小木盒,里面是枚铜制的“样式雷”印章:“盖房子讲究‘天工开物’,修东西也一样,心诚了,活就细了。”

叶辰把印章摆在窗台上,看着焕然一新的北屋,心里像被暖阳烘着。秦淮茹送来一盆绿萝,摆在新砌的窗台上:“这下冬天不用怕冷了,你看这窗户,雷大爷给加了层木格,糊上纸,又挡风又亮堂。”

傻柱拎着瓶二锅头过来,非要跟叶辰喝两盅:“行啊你小子,这房子盖得比一大爷的还气派!以后院里有谁要修房,我指定推荐你。”

叶辰笑着给他倒酒,目光落在墙上——原来剥落的地方,现在糊着掺了麻丝的麦秸泥,摸上去糙糙的,却透着股踏实。他突然明白,雷大爷说的“样式雷”不只是规矩,是藏在砖瓦里的匠心,是把日子往实里过的念想,就像这四合院的老房子,修修补补,却总能在风雨里站得稳稳的。

夜里,叶辰躺在新铺的土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觉得这房子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呼吸。月光透过木格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雷大爷图纸上的线条,温柔又坚定。他知道,这房子不只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是用匠心和心意搭起来的窝,能把往后的日子,都护得暖暖和和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