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2)
“够了。”
她淡淡地语气里含着不耐烦。
高母一愣,呆呆地望着她,眼神露出些许地难以置信。
“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可是你妈!”
高静姝姝冷淡地与她对视,“出去。”
“你!”
她气急了,这时门被人打开,带着眼睛儒雅的男人走了进来。
他感觉到病房严峻的气氛,在两人之间巡视片刻,忽然明白,转身关门,走到病床前。
“醒了就好,这是修好的手机。”
她伸手接过,低头,言语毫无情绪,“谢谢爸爸。”
“医生怎么说?”
高母道:“医生说能醒就没事,诶,我就纳闷了,怎么就偏偏是她被撞……”
“好了好了,别说这么多了……”
喋喋不休的吵闹声不容拒绝地钻进耳朵里,她侧着身子,背对着他们,闭上湿润的眼睛,安静地仿佛不存在。
半个月后,高静姝姝出院。
她带着在医院重新写好的论文回到学校。
烈日高悬,窗外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晴天雨。
讲台上,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正兴致勃勃地讲着千年前的古代历史,讲到激动的时候,眉间的眼镜时不时有些掉落,他便伸手扶了扶。
现在是下午三点钟,夏困秋乏。
特别是刚下过小雨的时候,配以老教授叨叨不绝的讲课节奏,简直就像是催眠的安魂曲,枯燥无味的历史课更是让不少学生睡眼惺忪,隐秘地打起哈欠。
高静姝就坐在座位倒数第二排的位置,聚精会神地听着,手里拿着笔,偶尔记录着讲课的重点。
叮玲
李教授抬头看了一眼挂钟,接着道:
“好了,这节课就先这样。”
教室里,学生们快速收拾好没翻过几页的书件,成双结队地走了出去。
高静姝不赶时间,不疾不徐地将东西放入背包后,往肩上一甩。
抬头发现李教授抱着课件,和蔼地笑着看过往的学生,见高静姝走来,转而将目光投向于她。
只见她高束马尾,一张清丽文秀的小脸素面朝天,乖巧地喊了一声教授。
“小姝啊,身体怎么样?还好吗?”
李教授慈眉善目,眼神露出对她的担忧。
她摇了下头,“多些教授关心,我的身体没什么问题了。”
他点了点头,而后满意地道:“你那篇提交上来的论文很好,我很满意,这样你再多深究深究,看看有没有新的研究方向。”
“到时候我会刊登在我们学校的网站上。”
“好的,教授。”
高静姝淡笑着点了点头,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心头一动,步伐转而走向图书馆。
北川大学的图书馆很大,充满简约的现代科技感,共有七层楼。
而高静姝要去的是三楼的古书籍阅览室。
古书籍阅览室连接着开放自习区,此时同学们正安安静静地埋头看书,或在复习,或在查找资料。
忽然她看到一本关于梁朝历史的书籍,连忙拿出来一看。
上面记载着皇帝荀邕仍然没有放弃寻找长生不死药,在四十八岁时,因病去世。
而此生他只有一位皇后,子嗣也仅仅只有两个儿子,名为子玉、子期。
四十八岁,比先前她看到的多活了十年。
荀邕死后,由太子子玉登基继承梁朝,梁朝在他的治理下,繁荣昌盛了两百年,而后才逐渐衰落。
但是该发生的依旧发生了,没有因为一丝变故发生偏移。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只大手,在无形的拨乱反正。
“阿邕……”她喃喃道,垂下的眼眸不自觉浮现出淡淡地水光。
她抬手擦去即将掉落的泪珠,将书籍放回原来的位置,刚放回去,一只筋骨分明泛着青筋的修长大手拿了起来。
露出一本书的空隙。
高静姝不经意间抬头,倏然屏住呼吸,瞳孔地震。
少年似乎没有察觉到不对,拿了书,转身来到前台。
前台工作人员抬头,忽然瞪大了眼睛,脸颊泛起红晕,轻声道:“同学,学生证出示一下。”
他面无表情,眉目冷淡,闻言从书包拿出一张证件放在桌上。
工作人员拿起证件一看,惊讶地说道:“诶,你这个名字好特别啊,和梁朝那位皇帝的名字一样。”
站在身后的高静姝再次感到震惊。
“同学慢走啊。”
少年默不作声地朝着楼下走去。
高静姝望着白衬衫牛仔裤的少年背影,呆愣了下,便急忙追在身后。
恰逢此时又下起了大雨,好在最近雨水多,他们都知道带一把雨伞备用。
一堆人挤在门口,打开伞走了出去。
高静姝背着书包慌慌张张的挤开人群,却发现那抹身影不知道去哪里了。
她站在门口有些失落。
冷风夹杂着细密的雨雾吹在屋檐下的众人,有伞的很快离去,没伞的三三两两的站在两侧等雨停,或许等人来接。
哗啦啦的雨滴砸在地面,溅在裤脚上,晕染开一团团水渍。
“还好你来了。”
“我都说了要带伞,最近梅雨季,老是下雨。”
“哎呦谢谢你啦。”
两个女同学似乎是好朋友说说笑笑的走远。
不知不觉门口只剩下两个人。
高静姝发了一会儿呆,惆怅地叹息了下,拉开书包拿出里面的折叠伞。
蓦然,身前出现一道高大的阴影将她整个人笼罩在其中。
她皱着眉,抬头疑惑地看去,在看到来人时,猛然露出惊诧之色。
少年微微垂首,锋利秾丽的眉眼下垂,有种小狗般的无辜感,嗓音低哑的询问道:
“同学,可以一起走吗?我没带伞。”
她怔怔地望着他,淅淅沥沥的雨水隔绝不了他的声音在脑海中回荡。
两人四目相对,这一眼,仿佛穿越千年时空之久,没有丝毫的陌生,有的只是久别重逢后的欢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