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负暄高台,冬曦如同村酿(1/2)
冬日的太阳悬在澄澈的苍穹上,出奇地暖和。
会稽郡山阴城外,护城河的河水映着晴空,细碎的金光在默默的流淌。城头吴军的旌旗无力垂落,而城外连绵的营寨中,炊烟笔直升起,消失在无风的空气里。
没有朔风的呼啸,只有一种紧绷的寂静笼罩着这片战场。阳光慷慨地洒落,照在城外忙着开挖壕沟的民夫身上,也映照着围城军卒的甲胄,发出冰冷的反光。
战马偶尔踏动蹄子,銮铃轻响,马嘴里呼出的白气,如同飘洒的白霜。
……
城外约3里左右的军营中,王通带着郭嘉、庞统、田丰等人,站在高达25米的望楼之上,用望远镜俯视着山阴城。
这种望楼,也是用铁管搭建而成,类似于后世建房子用的脚手架。
同样的望楼,共建了四座。
东、西、南、北四座军营,每处军营都建有一座高达25米的望楼。山阴城的城墙高度大约是12米,望楼比城墙还要高出一倍。
站在望楼之上,用望远镜观看城内,虽内相隔3里,却能将城内的情况看得很清楚。
通常情况下,有瞭望手在望楼上看着就行。王通只是觉得阳光很暖和,才爬到望楼上来晒太阳。
冬天晒太阳,绝对是一种享受。
古人谓之为“负暄”。
“暄”有温暖松软之意,坐在冬日午后,背负着温暖的阳光,想想就令人感到幸福。
于是,王通又剽窃了一首诗。
这次剽窃的是李师师的情人周邦彦的《曝日》。
(备注:这个“日”字请读第四声。)
诗云:
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
……
“好湿,好湿!”
身边的田丰点评道:
“主公将冬日比做村民酿出的美酒,实在是妙极。在这冬天暖融融的阳光下晒太阳,确实就像喝了一口村中自酿的冬酒,能让人感受到奇妙的温暖,醺然如醉。
美酒越品越有滋味,冬阳越晒越舒适。
这令人眷恋不舍的温暖,不仅照亮了世间万物,更温暖了我们的整个身心,将萧瑟的冬日,点缀成了一幅温馨的画卷,让这平淡的日子,仿佛都蒸腾出了懒洋洋的香气……”
(备注:此处省略田丰的感慨三万字。)
……
正感慨着,忽听郭嘉道:“城内的军队似乎是在调动。”
王通闻言,也调整焦距向城中的军营看去。
但见占地极广的中央军营,有大量的军队在开往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附近的军营。
而四座城门附近的军营中,又每座军营中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在向中央军营移动。
这细看之下。
发现这些向中央军营移动的小股军队,尽皆身材高大,甲胄精良,行动之时,队形非常整齐。
“这是选兵!”
庞统道:“必是孙权将军中精锐挑选出来,重组一军,供孙权亲自指挥。”
王通点了点头。
正要说话,却听郭嘉又道:“城门开了,有人打着白旗出来,看样子是想与主公谈判。”
“有意思。”
王通笑了笑,说道:“一边整军,一边谈判,看来这孙仲谋还是有些手段的。”
说罢,便吩咐亲兵去将那使者接过来,看他会说些什么。
……
没多久,王通就在中军大帐中见到了孙权派来的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