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缠藤(2/2)
众臣开始逐一讨论,那另外七条堪称刮骨吸髓的聚财之策。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诡异的颇为默契,气氛甚至称得上“融洽”。
无论是盘剥百姓、断送子孙活路的预征田赋,还是毒害国民、贻害无穷的Yp官营;
抑或是掠夺民财的倍增厘金、必致物价飞腾的铸造大钱;
甚至是出卖国权、后患无穷的抵押海关与矿产……
这诸多条陈,阁内衮衮诸公,明确出声反对者,竟寥寥无几!
军机章京杜翰,鼓起勇气发出几句“是否可从长计议”、“或恐激生民变”的微弱提醒,
也很快被更多“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两害相权取其轻”、“事急从权”之类,冠冕堂皇的言辞所淹没。
国库空虚如洗,前线催饷文书,如火片般飞来。
在这种巨大压力下,似乎任何能快速弄到银子的法子,无论后果如何,都变得可以接受,“理解”了。
唯有那最后一条,迁移流民以充实辽东、看似更为长远的“根本之计”,
因直接触及旗人的核心利益与情感,受到以怡亲王为首的满洲勋贵的剧烈反对。
最终在贤丰的和稀泥中,被搁置了。
无人再敢轻易提及。
贤丰皇帝默默看着底下这群“识大体、顾大局”的臣工,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有找到财源、如抓住救命稻草般的如释重负。
更有明知是毒酒,却不得不饮下的悲凉与无力。
既然敛财的大方向,已获默许,剩下的便是具体施行。
贤丰强打精神,挺直些脊背,接连下达口谕:
任命办事老成的直隶总督桂良,为全权代表,
负责与泰西诸国使节洽谈抵押海关、借款购械等事宜。
同时,正式准允了苏省巡抚怡良,此前提出的“招募洋兵,协助剿贼”之请。
其余如加征厘金、铸行大钱、推广捐纳、预征田赋等诸般敛财条陈,统由肃顺领衔,
会同户部及相关各省督抚,详细拟定章程,尽快推行天下,务求速见成效。
一道道旨意被书写、用印,然后迅速传出军机处。
穿过重重宫阙,飞向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四方。
秋日惨白无力的阳光,挣扎着透过高窗,斜斜照在贤丰皇帝,年轻却已刻满倦怠的脸上。
他怔怔望着臣子们躬身退出办事的身影,又低头看了看,御案上那本沉甸甸的奏折。
那些淋漓的墨迹,仿佛瞬间活了过来。
生根发芽,扭曲生长成深黑色的藤蔓,虬结着缠住了龙椅,缠住了他的四肢。
它们既是支撑这间即将倾颓殿宇的脆弱支架,也是将他死死捆缚在原地的致命绞索。
藤蔓疯长,在他的眼前,交织成一片密不透风的黑暗,彻底吞噬了最后的天光。
耳边只听到安德海惶急的叫声:“皇上,皇上,快传太医!”
他还是昏了过去。
-------------------------------------------------------------------------------------------------------------------
(事情终于交待清楚了,明天回归主线,请大家继续支持。乌鸦问一句哈,这次老妖婆没出场,大佬们有意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