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1/2)

目录

吴国太见孙权拿不定主意,心里很是犹豫,就对他说:“你去世的姐姐曾留下遗言:‘孙策临终时说过,内事有不决的问张昭,外事有不决的问周瑜。’如今为何不请周瑜来问问这件事呢?”孙权听了,心中大喜,马上派人前往鄱阳请周瑜回来商议大事。原来周瑜正在鄱阳湖训练水师,听说曹操大军已经到了汉水一带,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郡商议军机要事。派去的使者还没出发,周瑜就已经先到了。鲁肃和周瑜交情最为深厚,得知周瑜回来,赶忙先来迎接,把之前发生的事情,包括众人对于战与降的不同看法,以及诸葛亮来江东的经过等,都详细地向周瑜讲述了一遍。周瑜听后,安慰鲁肃说:“子敬你不必担忧,我自有主张。现在可以赶快请孔明来相见。”鲁肃听了,便上马去请孔明。

周瑜回到住处,刚刚坐下休息。忽然有人来报,说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前来探望。周瑜将他们迎进堂中,大家坐下后,先互相寒暄了几句。张昭开口问道:“都督,你可知道如今江东面临的利害关系吗?”周瑜故意说:“我还不太清楚呢。”张昭接着说:“曹操率领着百万大军,屯驻在汉水之上,昨天还传来了檄文,邀请主公会猎于江夏。虽然他吞并江东的意图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我们认为,曹操势大,难以抗衡。我等劝主公暂且投降,这样或许可以免去江东的灾祸。没想到鲁子敬从江夏带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到这里,他因为自己想要报仇雪恨,所以特意用言辞来激主公。子敬却执迷不悟,现在就等都督你来做个决断了。”周瑜又问:“你们大家的意见都一样吗?”顾雍等人纷纷表示:“我们商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认为应该投降。”周瑜说:“其实我也早就想投降了。你们先请回吧,明天早上我去见主公,自然会有定论。”张昭等人听了,便告辞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武将前来拜见。周瑜将他们迎进屋内,一一问候抚慰。程普急切地问道:“都督,你可知道江东早晚会不会落入他人之手?”周瑜还是说:“我也不知道啊。”程普接着说:“我们自从跟随孙将军开创基业以来,经历了大小数百场战斗,才好不容易打下了这六郡的城池。如今主公却听了谋士的话,想要投降曹操,这实在是可耻又可惜的事情!我们宁愿战死,也不愿受此屈辱。希望都督能劝主公下定决心兴兵抗曹,我们愿意拼死一战!”周瑜又问:“将军们的意见都一样吗?”黄盖气愤地站起来,用手拍着额头说:“我的头可以断,但我发誓绝不投降曹操!”众人也都纷纷表示:“我们都不愿投降!”周瑜说:“我正想和曹操决战,怎么会投降呢!将军们请回吧,我去见主公后,自有主张。”程普等人听了,便告辞离去。

又过了一会儿,诸葛瑾、吕范等一班文官也前来拜访。周瑜将他们迎进屋内,相互行礼之后,诸葛瑾说:“我弟弟诸葛亮从汉上前来,说刘豫州想要和东吴结盟,共同讨伐曹操,现在文武官员们还在商议,没有定论。因为我弟弟是使者,我也不敢多说什么,专门等都督你来决定这件事。”周瑜问:“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呢?”诸葛瑾说:“投降的话,江东可以暂时安稳,要是开战,胜负难以保证。”周瑜笑着说:“我自有主张。明天我们一起到府中再做商议。”诸葛瑾等人听了,便告辞离开了。

这时,又有人来报,吕蒙、甘宁等一班将领也来拜见。周瑜请他们进屋,大家又谈论起了这件事。有人主张战,有人主张降,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周瑜说:“不必多说了,明天都到府中一起商议吧。”众人这才告辞离去。周瑜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冷笑不止。

到了晚上,有人来报,说鲁子敬带着孔明前来拜访。周瑜到中门迎接,将他们请进屋内。大家相互行礼之后,分宾主坐下。鲁肃先开口问周瑜:“如今曹操率领大军南侵,战与和两条计策,主公难以决断,一切都听将军你的意见。将军你是怎么想的呢?”周瑜说:“曹操打着天子的旗号,他的军队我们很难抗拒。而且他的势力强大,不可轻敌。如果开战,我们必定失败,投降的话,还能得到一时的安稳。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去见主公,就派人去投降。”鲁肃听了,十分惊愕,说道:“你说得不对啊!江东的基业,已经历经三代,怎么能轻易地拱手让给别人呢?孙策临终时留下遗言,外事都托付给将军你。现在正指望将军你保全国家,成为江东的倚靠,你怎么能听从那些懦夫的建议呢?”周瑜说:“江东六郡,百姓众多,如果遭受战争的灾祸,他们必定会埋怨我,所以我才决定投降。”鲁肃说:“不是这样的。以将军你的英雄气概,加上东吴险要坚固的地势,曹操未必就能得逞。”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不可开交,而孔明只是在一旁袖手冷笑。

周瑜见孔明冷笑,便问:“先生为什么要嘲笑呢?”孔明说:“我不笑别人,只是笑子敬不识时务罢了。”鲁肃不解地问:“先生为什么反而说我不识时务呢?”孔明说:“公瑾想要投降曹操的主意,非常合理。”周瑜一听,说道:“孔明果然是识时务的人,必定和我想法一致。”鲁肃着急地说:“孔明,你怎么也说这种话?”孔明接着说:“曹操善于用兵,天下无人能敌。以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和他对抗,如今这些人都被曹操消灭了,天下再没有人能与他抗衡。只有刘豫州不识时务,硬要和他争斗,现在他孤身一人在江夏,生死存亡都难以保证。将军你决定投降曹操,可以保住妻子儿女,还能保全荣华富贵。国家的命运变迁,就听天由命吧,这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鲁肃听了,大怒道:“你竟然让我们主公向国贼屈膝受辱!”

孔明见状,说道:“我有一个计策,既不用牵羊担酒,也不用献上土地和官印,更不用亲自渡江,只需要派一个使者,驾着小船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得到这两个人,他的百万大军就会卸甲卷旗,全部撤退。”周瑜好奇地问:“是哪两个人,能让曹操退兵?”孔明说:“对于江东来说,失去这两个人,就像大树上飘落一片叶子,粮仓里减少一粒米一样,无关紧要。但曹操得到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地退兵。”周瑜又问:“到底是哪两个人?”孔明说:“我住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造了一座铜雀台,非常壮丽,他还广选天下美女充实其中。曹操本就是个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大乔,小女儿叫小乔,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一愿得到江东二乔,将她们安置在铜雀台,以此来享受晚年,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如今他虽然率领百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看着江南,其实就是为了这两个女子。将军你何不去找乔公,用千金买下这两个女子,派人送给曹操,曹操得到二女,称心如意,肯定会班师回朝。这就像当年范蠡献西施的计策,为什么不赶紧去做呢?”

周瑜听了,心中有些怀疑,问道:“曹操想要得到二乔,有什么证据吗?”孔明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字子建,才华横溢,下笔成文。曹操曾让他作了一篇赋,名叫《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就是说他们家应当成为天子,还发誓要夺取二乔。”周瑜又问:“这篇赋你能记住吗?”孔明说:“我喜欢这篇赋的文辞华美,曾经私下里记了下来。”周瑜说:“那请你背诵一下吧。”孔明便当即背诵起了《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完,勃然大怒,离开座位,手指北方骂道:“老贼欺人太甚!”孔明急忙起身拦住他,说:“以前单于屡次侵犯边疆,汉天子都答应将公主和亲,如今何必可惜民间的两个女子呢?”周瑜气愤地说:“你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的夫人,小乔是我的妻子啊!”孔明假装惶恐,说道:“我实在不知道,失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我与那老贼誓不两立!”孔明见状,故意说:“事情还需三思,以免将来后悔。”周瑜坚定地说:“我受孙策的托付,怎么会有屈身投降曹操的道理呢?刚才我说的话,只是故意试探罢了。我自从离开鄱阳湖,就有了北伐曹操的决心,就算刀斧加身,也不会改变志向!希望孔明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打败曹贼。”孔明说:“如果承蒙不弃,我愿意效犬马之劳,随时听从你的驱策。”周瑜说:“明天我们去见主公,就商议兴兵的事情。”孔明和鲁肃听了,便告辞离去,各自回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