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2/2)
曹嵩带着家小走到华县和费县之间时,正值夏末秋初,突然下起了大雨,只好到一座古寺投宿。寺里的僧人将他们迎入。曹嵩安顿好家眷,命令张闿把人马驻扎在寺院的两廊。士兵们的衣服都被雨水打湿了,纷纷抱怨起来。张闿把手下的头目叫到僻静处商量:“我们本来是黄巾军的余党,勉强投降了陶谦,却没得到什么好处。现在曹家有无数的辎重车辆,你们想要富贵并不难,就在今晚三更,大家冲进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夺取财物,然后一起到山中做强盗。这个计策怎么样?”众人都表示同意。
当晚风雨未停,曹嵩正坐着,忽然听到四周喊声大起。曹德提着剑出去查看,立刻被刺死。曹嵩慌忙带着一个妾逃进方丈室后面,想要翻墙逃走,妾因为肥胖翻不过去。曹嵩着急之下,和妾躲到了厕所里,被乱军杀害。应劭拼命逃脱,去投奔袁绍了。张闿杀光曹嵩全家,抢走财物,放火烧了寺庙,和五百士兵逃到淮南去了。后人有诗写道: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当时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听到后,悲痛得哭倒在地。众人将他救起,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陶谦纵容士兵杀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我现在发动所有大军,荡平徐州,才能平息我心头之恨!”于是留下荀彧、程昱率领三万兵马守卫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余人马全都杀向徐州。夏侯惇、于禁、典韦担任先锋。曹操下令,只要攻下城池,就把城中百姓全部屠杀,以报杀父之仇。
这时九江太守边让,和陶谦交情深厚,听说徐州有难,亲自率领五千兵马前来救援。曹操得知后大怒,派夏侯惇在半路截杀了他。陈宫当时担任东郡从事,也和陶谦关系很好,听说曹操起兵报仇,还要杀光百姓,连夜赶来见曹操。曹操知道他是来为陶谦当说客的,本想不见,但又念及往日的恩情,只好请他进营帐相见。
陈宫说:“如今听说您率领大军兵临徐州,为父亲报仇,所到之处要杀光百姓,我因此特地前来进言。陶谦是仁人君子,不是贪图利益、忘恩负义的人;您父亲遇害,是张闿的恶行,不是陶谦的罪过。况且州县的百姓,和您有什么仇呢?杀害他们不吉利。希望您三思而后行。”曹操生气地说:“你以前抛弃我离开,现在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陶谦杀我全家,我发誓要摘他的胆、剜他的心,以报此仇!你虽然为陶谦游说,但我不听又能怎样!”陈宫告辞出来,叹息道:“我也没脸去见陶谦了!”于是骑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再说曹操大军所到之处,屠杀百姓,挖掘坟墓。陶谦在徐州,听说曹操起兵报仇,屠杀百姓,仰天长叹痛哭:“我得罪了上天,才让徐州的百姓遭受如此大难!”急忙召集众官员商议。曹豹说:“曹兵既然来了,我们怎能束手待毙!我愿意帮助您打败他们。”陶谦只好领兵出城迎战,远远望去,曹操的军队像铺着的霜雪,中军竖起两面白旗,上面写着大大的“报仇雪恨”四个字。
双方军队列好阵势,曹操骑马出阵,身穿白色丧服,挥鞭大骂。陶谦也骑马来到门旗之下,欠身行礼说:“我本想和您交好,所以委托张闿护送您父亲,没想到他贼心不改,才导致这样的事。这实在和我陶谦无关,希望您明察。”曹操大骂道:“老匹夫!杀我父亲,还敢狡辩!谁能把这个老贼活捉?”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忙退回阵中。夏侯惇追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抵挡。两匹马刚交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都乱了,只好各自收兵。
陶谦回到城中,和众人商议说:“曹兵势力强大难以抵挡,我应该把自己绑起来,前往曹操军营,任凭他处置,来拯救徐州一郡百姓的性命。”话还没说完,一个人上前说道:“您长久治理徐州,百姓都感恩戴德。如今曹兵虽然众多,但还不能马上攻破我们的城池,您和百姓坚守不要出城。我虽然没什么才能,却愿意献上一条小计策,让曹操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十分惊讶,忙问计策是什么。真是:本为纳交反成怨,那知绝处又逢生?究竟这个人是谁,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