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2/2)

目录

有一天,皇帝在后宫花园与十常侍饮酒作乐,谏议大夫刘陶径直来到皇帝面前,放声痛哭。皇帝问他原因,刘陶说:“天下危在旦夕,陛下还在和宦官一起饮酒作乐吗!”皇帝说:“国家太平无事,有什么危急的?”刘陶说:“四方盗贼纷纷兴起,侵占掠夺州郡。这些灾祸都是因为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造成的。朝廷中的正直大臣都离开了,大祸就在眼前了!”十常侍都摘下帽子,跪在皇帝面前说:“大臣们容不下我们,我们活不成了!恳请陛下饶我们性命,让我们回到家乡,我们愿意把全部家产拿出来资助军饷。”说完痛哭流涕。皇帝生气地对刘陶说:“你家也有在宫中侍奉的人,为什么唯独容不下我呢?”于是叫武士把刘陶推出去斩首。刘陶大声呼喊:“我死不足惜!可惜汉朝四百多年的天下,到今天就要毁于一旦了!”武士押着刘陶出去,正要行刑,一位大臣大声喝住:“不许动手,等我去劝谏。”众人一看,是司徒陈耽。陈耽径直入宫劝谏皇帝说:“刘谏议犯了什么罪要被诛杀?”皇帝说:“他诋毁朝廷近臣,冒犯我。”陈耽说:“天下百姓都恨不得吃十常侍的肉,陛下却像对待父母一样敬重他们。他们没立一点功劳,却都被封为列侯。更何况封谞等人勾结黄巾军,企图发动内乱。陛下现在还不醒悟,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皇帝说:“封谞作乱,事情还不清楚。十常侍当中,难道就没有一两个忠臣吗?”陈耽用头撞台阶,极力劝谏。皇帝大怒,命令把他拉出去,与刘陶一起关进监狱。当天夜里,十常侍就在狱中把他们杀害了。随后假传皇帝诏书,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去讨伐区星。

不到五十天,就传来捷报,江夏平定了。皇帝下诏封孙坚为乌程侯,封刘虞为幽州牧,让他领兵前往渔阳征讨张举、张纯。代州的刘恢写信推荐刘备去见刘虞。刘虞十分高兴,任命刘备为都尉,刘备带兵直捣贼巢,与贼军大战了好几天,挫败了贼军的锐气。张纯为人极其凶暴,手下士卒人心思变,他帐下的头目刺杀了张纯,献上首级投降,还带领众人来归降。张举见大势已去,也上吊自杀了。渔阳之乱被彻底平定。刘虞上表奏明刘备的大功,朝廷赦免了刘备鞭打督邮的罪过,任命他为下密丞,后来又升迁为高堂尉。公孙瓒又上表陈述刘备以前的功绩,推荐他担任别部司马,镇守平原县。刘备在平原县有了不少钱粮兵马,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气象。刘虞平定贼寇有功,被封为太尉。

中平六年夏天四月,灵帝病重,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后事。何进出身屠户之家,因为妹妹入宫做了贵人,生下皇子刘辩,被立为皇后,何进因此得以掌握重权。灵帝又宠幸王美人,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后心生嫉妒,用毒酒害死了王美人。皇子刘协被养在董太后宫中,董太后是灵帝的母亲,解渎亭侯刘苌的妻子。当初桓帝没有儿子,迎立解渎亭侯的儿子,也就是灵帝。灵帝继承皇位后,就把母亲接到宫中,尊为太后。

董太后曾劝灵帝立皇子刘协为太子,灵帝也偏爱刘协,想要立他。当时灵帝病重,中常侍蹇硕上奏说:“如果要立刘协,必须先杀了何进,以绝后患。”灵帝觉得有道理,于是宣召何进入宫。何进走到宫门口,司马潘隐对他说:“不能进宫,蹇硕想谋杀您。”何进大惊,急忙回到自己家中,召集各位大臣,想要把宦官全部诛杀。座上有一人挺身而出说:“宦官势力从冲帝、质帝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在朝廷中盘根错节,怎么能全部诛杀呢?倘若计划不周密,必定会有灭族之祸。请您仔细考虑。”何进一看,是典军校尉曹操。何进斥责道:“你这小辈,哪里懂得朝廷大事!”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潘隐又来了,说:“皇帝已经驾崩。现在蹇硕与十常侍商议,秘不发丧,假传诏书宣召何国舅入宫,想要斩草除根,册立皇子刘协为皇帝。”话还没说完,使者就到了,宣召何进赶紧入宫,以确定后事。曹操说:“如今之计,应当先确立君主之位,然后再对付贼党。”何进说:“谁敢和我一起确立君主之位,讨伐贼党?”一人挺身而出说:“我愿借精兵五千,杀进宫中,册立新君,把宦官全部诛杀,肃清朝廷,以安定天下!”何进一看,是司徒袁逢的儿子,袁隗的侄子,名叫袁绍,字本初,现任司隶校尉。何进十分高兴,于是点了御林军五千。袁绍全身披挂。何进带领何颙、荀攸、郑泰等三十多位大臣,相继入宫,在灵帝灵柩前,扶立太子刘辩即皇帝位。

百官朝拜完毕,袁绍入宫抓捕蹇硕。蹇硕惊慌失措,逃进御花园,在花阴下被中常侍郭胜杀死。蹇硕所统领的禁军,全部投降。袁绍对何进说:“宦官结党营私,如今可乘势把他们全部诛杀。”张让等人知道事情紧急,急忙进宫告诉何后说:“当初谋划陷害大将军的,只有蹇硕一人,和我们没有关系。现在大将军听信袁绍的话,要把我们全部诛杀,恳请娘娘可怜我们!”何太后说:“你们不要担心,我会保护你们。”于是传旨宣召何进入宫。太后悄悄对他说:“我和你出身贫寒,没有张让等人,怎么能享受如今的富贵呢?如今蹇硕不仁,已经被诛杀,你为什么要听信别人的话,想要把宦官全部杀掉呢?”何进听后,出来对众官说:“蹇硕设谋要害我,可以灭他全族。其他人就不必胡乱残害了。”袁绍说:“如果不斩草除根,必定会成为日后丧命的根源。”何进说:“我主意已定,你不要多言。”众官都退下了。

第二天,太后任命何进参录尚书事,其他人也都被封了官职。董太后宣召张让等人入宫商议说:“何进的妹妹,当初是我提拔的她。如今她的儿子做了皇帝,朝廷内外的臣僚都是她的心腹,权势太重,我该怎么办呢?”张让上奏说:“娘娘可以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刘协为王,给国舅董重封大官,掌握军权,重用我们。这样大事就有希望了。”董太后十分高兴。第二天上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人共同参与朝政。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便在宫中设下宴席,请董太后赴宴。酒喝到一半,何太后起身捧着酒杯再次行礼说:“我们都是妇人,参与朝政不太合适。从前吕后因为掌握重权,宗族千口人都被杀害。如今我们应该深居宫中,朝廷大事,让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这是国家的幸事。希望您能听从。”董太后大怒说:“你毒死王美人,心怀嫉妒。现在依靠你儿子做皇帝,还有你哥哥何进的势力,竟敢胡言乱语!我让骠骑将军砍下你哥哥的脑袋,就像翻手掌一样容易!”何后也生气地说:“我好言相劝,你为什么反而发怒呢?”董太后说:“你们家出身屠户酒肆,能有什么见识!”两宫互相争吵,张让等人各自劝解,让她们回了宫。何后连夜召何进入宫,把之前的事告诉了他。何进出来后,召集三公共同商议。第二天早朝,让朝廷大臣上奏说董太后原本是藩妃,不适合长久居住在宫中,应该仍然迁回河间安置,限她当日就离开京城。一面派人护送董太后,一面派禁军包围骠骑将军董重的府宅,索要印绶。董重知道事情紧急,在后堂自杀。家人举哀,军士才散去。张让、段珪见董太后这一派已经失势,于是都用金珠珍宝讨好结交何进的弟弟何苗以及何苗的母亲舞阳君,让他们早晚到何太后那里,说些好话袒护。因此,十常侍又得到了太后的宠信。

六月,何进暗中派人在河间的驿馆里用毒酒杀死了董太后,把灵柩运回京城,葬在文陵。何进称病不出,司隶校尉袁绍进宫见何进说:“张让、段珪等人在外面散布流言,说您毒死了董太后,想要图谋大事。趁这个时候不诛杀宦官,以后必定会有大祸。从前窦武想要诛杀宦官,因为谋划不周密,反而遭受灾祸。如今您兄弟俩的部下将士都是杰出人才,如果让他们尽力,事情就掌握在您手中。这是上天赐予的时机,不可错过。”何进说:“容我再商议商议。”左右的人悄悄把这话报告给张让,张让等人转告何苗,还送了很多贿赂。何苗入宫上奏何后说:“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之道,只知道杀伐。如今又无缘无故想要杀掉十常侍,这是自取祸乱的做法。”何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何进入宫向太后禀明,想要诛杀宦官。何后说:“宦官统领宫廷禁省,这是汉朝的旧例。先帝刚刚驾崩,你就想要诛杀旧臣,这不是重视宗庙的做法。”何进本就是没有决断的人,听了太后的话,连连称是,然后退了出来。袁绍迎上去问道:“大事怎么样了?”何进说:“太后不答应,怎么办呢?”袁绍说:“可以召集四方的英雄豪杰,带兵来京城,把宦官全部诛杀。现在事情紧急,太后就不得不答应了。”何进说:“这个计策太好了!”于是发出檄文到各镇,召他们赶赴京城。主簿陈琳说:“不行!俗话说‘捂住眼睛去捉燕雀’,这是自欺欺人。小事都不能靠欺骗得逞,何况是国家大事呢?如今将军凭借皇帝的威严,掌握着兵权,威风凛凛,行动自如,如果想要诛杀宦官,就像在大火炉里烧毛发一样容易。只应当迅速采取果断行动,行使权力当机立断,那么百姓和上天都会顺从。却反而向外檄召大臣,让他们带兵进犯京城。英雄们聚集在一起,各怀心思,这就是所谓的把武器倒过来拿,把把柄交给别人,肯定不会成功,反而会引发祸乱。”何进笑着说:“这是懦夫的见识!”旁边有一人鼓掌大笑说:“这件事易如反掌,何必多商议!”众人一看,是曹操。正所谓: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不知道曹操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文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