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闻拒婚杨思文得病 趋势利莫士仁行强(2/2)
这妇人被晾在那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得慢悠悠地站起来,走出花府大门。吴良在门外等了许久,一见梅嫂子出来,便问:“事情怎么样了?”梅嫂子说:“那个女子确实长得漂亮。他们说才七岁,我可有点不信。还说遇到神仙吃了仙丹,这些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我提起亲事,他们就翻脸进屋里去了,真是让人难堪,气死我了。”吴良说:“你别生气,咱们现在回去,见到老爷、太太,就这么这么说,就算他们不答应这门亲事,也得让他们答应。”梅嫂子说:“这条计策确实不错。”二人一边说一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杨府门口。走进后堂,杨尚书和太太正因为儿子胡言乱语、病情严重,盼着梅嫂子回来回话,好拿主意。一抬头,看见吴良和梅嫂子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不悦。太太连忙问:“你们去花家,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梅嫂子说:“太太,别提了。要说花家那个女儿,长得可真是漂亮,看着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我慢慢跟花家太太提起亲事,花家太太说,他们家不是普通人家,用不着攀高枝,只要女婿人品端正、学问出众,就招他入赘。要是提到咱家公子,她说花员外见过,别说学问了,就公子这长相,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自己掂量掂量,就来我家说亲,简直是痴心妄想。”
杨老尚书听了梅嫂子的话,顿时怒发冲冠,骂道:“这花家竟敢如此放肆,看我怎么整治他们!”又疑惑道,“他家女儿才七岁,怎么能长得这么快,真是奇怪。”杨太太说:“先不说这些闲话了。咱们儿子病得这么严重,难道花家不答应这门亲事,就这么算了?”杨尚书说:“夫人别急,我自有办法。”随即吩咐仆人,拿上自己的名帖,去把洛阳县的县令请来。
原来,这位洛阳县县令名叫莫士仁,是杨尚书举荐提拔的。杨府仆人拿着尚书的帖子进去通报,说尚书请他有事商议。莫士仁立即吩咐准备轿子,很快就来到了杨府。见到杨尚书后,行了礼,宾主分坐。仆人献上茶,喝完茶,杨尚书说:“今日请贤契来,不为别的,是为小儿的婚事。我已经备好了彩礼,想请贤契做媒,到花家去下聘。”莫士仁说:“原来是世兄的喜事,门生一定从命。”又闲聊了几句,莫士仁便告辞回县衙。
回到县衙后,莫士仁立刻派人准备好全套仪仗,带领三班六房的衙役,一路鸣锣开道,会同杨府的仆人,抬着彩礼、金银首饰、果盘等物品,浩浩荡荡地朝着花家进发,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杨府的太太,此时已经知道洛阳县去花府下聘了,心里十分高兴,急忙走到儿子房中。只见杨思文还是一副痴痴傻傻的样子,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想让儿子开心些,说道:“你别发愁了。如今你父亲已经请洛阳县去花家做媒下聘,等他回来,就选个好日子,给你们成亲。”没想到杨思文听了这话,心里欢喜得难以言表,病情竟一下子好了许多,正所谓:今番喜信从天降,顿使沉疴顷刻苏。
至于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