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

第九十四回 文艳王奉命回故里 女学士思亲入仙山(2/2)

目录

第二天,闺臣和林氏商量,因为父亲至今没有回来,她想到小蓬莱再去寻访。林氏说:“这虽然是要紧的事情,可红蕖媳妇已经长大成人,我想在秋天给小峰办喜事,你何不再耽搁几个月,把这件喜事办完再去呢?”闺臣说:“母亲既然有这个想法,女儿自然应该在家照应,帮母亲分担辛劳。”忙碌了一段时间,到了重阳吉日,小峰和红蕖喜结连理。才过满月,接着尹元派人来接廉亮和锦枫完婚,并且接良氏一起过去。大家忙着饯行,忙了好几天,良氏带着儿女离开了。闺臣心里虽然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偏偏婉如和田凤翾的哥哥田廷订了婚,因为田廷的父亲曾经担任山南总兵,现在告老还乡,必须等他来年三月回来才能迎娶,林之洋不能离开。闺臣只好无奈地等待。转眼间到了新春,那时候有很多媒人来给闺臣说亲,林氏和女儿商量,闺臣要等父亲回来,由父亲做主,林氏只好回绝了媒人。到了四月,婉如的婚事才办完。洛承志也派人来接宋良箴到小瀛洲完婚。林氏替她准备嫁妆,委托祁氏送去。匆匆忙忙,一直到了七月,才定下前往小蓬莱的日期。

闺臣因为明天就要出发,这天晚上正在楼上收拾行李,忽然听到“嗖”的一声,一道红光窜了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颜紫绡。她连忙迎上去,让座说道:“妹子听说姐姐扶着灵柩回乡安葬,多次派人到府上打听消息,一直没有音信,没想到姐姐已经回来了。为什么深夜到这里来呢?”颜紫绡说:“我从京师回到家,正好我哥哥颜崖也考中武举回来了。因为父母的灵柩在异乡停放了很久,心里很不安,和哥哥商量后,把灵柩送回故乡,安葬在祖坟,才和哥哥回来。回到家后,听说贤妹马上要远行,所以深夜赶来,一来是送行,二来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我家里现在没有什么牵挂了,贤妹这次要远行几万里去寻找亲人,婉如妹妹已经结婚,这次想必不能和你一起去,贤妹一个人难免会过于寂寞,我愿意陪你一起去。你觉得怎么样?”

闺臣听了颜紫绡的话,心里虽然感到高兴,可自己内心藏着其他的想法,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她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虽然承蒙姐姐的好意,但是妹子这次前去,如果能找到父亲回来,那就没什么可说的;要是父亲看破了尘世,坚决不肯回来,或者根本找不到父亲,妹子自然会在那里另外寻找一个修行的办法,这样一来归期就变得十分渺茫了。还希望姐姐能仔细考虑清楚。”紫绡说道:“从人情世故和生活事务的角度来说,贤妹确实应该把伯伯找回来,一家人夫妻团聚、父子团圆,享受天伦之乐,这才算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依我看来,团圆之后又能怎样呢?欢乐相聚之后又会如何呢?再过几十年,最终都逃不过死亡,到时候谁又能躲得过那座荒坟呢?我这次和你一起去,还有其他的想法,只希望伯伯不肯回来,这样不仅贤妹可以摆脱尘世的烦恼,连我也能逃离这痛苦的人间苦海了。”闺臣心想:“怪不得碑记里说她‘自幼熟悉剑侠之术,长大后又通晓玄妙的道理’,果然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说道:“姐姐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这和妹子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请你明天过来,我们好一起出发。”紫绡点了点头,纵身一跃便离开了。第二天,她就把行李搬了过来。林氏正发愁女儿远行没有伴儿,如今看到颜紫绡一同前去,心里十分欢喜。

当天,闺臣祭拜祖先,然后满含泪水向母亲、叔叔、婶婶告别。她对小峰说道:“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其他的事情我也不用再多嘱咐。总之,在家要孝顺父母,将来为官一定要忠于君主。做任何事情,只要做到问心无愧,时刻把天地、君主、父母放在心上,这就是你一生要坚守的准则。”接着,她又向红蕖行大礼。红蕖见状急忙跪下,问道:“姐姐为什么行这么大的礼?”闺臣流着泪说:“你当年为母亲报仇,奋不顾身,还不辞辛劳地侍奉祖父安度晚年。如此大孝,将来母亲的饮食起居,妹妹你肯定能照顾得很好,我也不用再多叮嘱。只是愚姐这次远行,不能尽到孝道,全靠妹妹你一个人多操劳了,你应当受我一拜。”两人擦着眼泪站起身来。林氏又再三嘱咐了一番,全家人在一片哭声中告别。

闺臣和紫绡带着乳母,来到林之洋家。婉如和田凤翾都从婆家赶来送行。多九公因为从京城回来的一路上太过劳累,无法前来;小春生病了,也没能过来。林之洋又带上了几样货物,托付岳母江氏在家帮忙照应,然后带着吕氏、闺臣、紫绡,告别众人,登上海船,朝着小蓬莱的方向驶去。一路上虽然也售卖一些货物,但不敢过多耽搁,只是朝着抄近的水路前行。

不知不觉新春已过,到了四月下旬,他们抵达了小蓬莱。闺臣和紫绡告别众人,上山去了。林之洋等人等了两个月,仍不见她们回来,心里十分着急。每天上山去探听消息,却始终不见她们的踪影。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海上渐渐有了秋意,山林间一片萧瑟。这天,林之洋正在山上张望,忽然遇到了一个采药的女道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