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逞豪兴朗吟妙句 发婆心敬诵真经(2/2)
兰言说道:“她是为了父母的事,况且又是神圣的经典,这‘拜恳’二字可不能少,不这么说就显不出她的慎重。大家看她这么慎重,也就不会随随便便去分发经书了。不过我想问问,怎么借着这件事来行酒令呢?”宝云解释道:“现在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当众恭敬地把这本《真经》诵读一遍,大家都按照句子念到的位置饮酒。比如说念到‘敬天地’,从念的人开始顺着数,第三位就放一根筹,如此循环往复。念完之后,按照面前酒筹的多少,对应数量饮酒。这虽然是表示敬大家两杯的意思,其实也是想借此宣扬一下,就像兰言姐姐说的,无非是劝大家多做好事。各位姐姐觉得怎么样?”众人纷纷表示:“我们都听从你的安排。”兰言称赞道:“这么好的酒令,真是在酒席上从来没见过的。我有幸遇到,怎能不大喝一杯!至于姐姐嘱咐的《真经》,我不但会帮着分发,还会亲自斋戒沐浴,抄录一千张来分发,也算是为老师、师母求福的一点孝心。”宝云再三向她道谢。
另一边,闵兰荪、毕全贞和花再芳三个人坐的位置虽然隔着几张席,但离得很近,不时交头接耳地聊天。听到宝云、兰言的这番话,她们都暗暗发笑。毕全贞小声对另外两人说:“宝云姐姐要行这个酒令,已经够迂腐讨厌的了,偏偏这位兰言夫子不但不阻拦,还在一旁称赞,你们说气人不气人!真是轻举妄动,乱闹一通。”花再芳也附和道:“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的话,正合她的心意,高兴得不得了,怎么会去阻拦。你们只要听听她昨天那一大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话,也不怕人厌烦,说个没完,就知道她平时行事有多荒谬了。她整天口口声声劝人做好事,要知道世间好事那么多,谁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做。不但没时间去做,而且也做不了那么多。与其有始无终,不能一直做好事,倒不如我一件好事都不做来得爽快。遇到和钱有关的事情,我一毛不拔,这样也能省不少开销;遇到说话上的事儿,我就装聋作哑,这样也能省不少口舌。我的主意拿得稳稳的,你们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拿我没办法。我就这么做,谁也改变不了。”闵兰荪连忙讨好:“姐姐的主见这么坚定,才情又这么高,我虽然比不上,但如果姐姐不嫌弃,收我做学生,不用您多费口舌教导,只要跟着历练历练,说不定我还能青出于蓝呢。这些行事的妙处和打算,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好在咱们想法都一致,以后还得多多向姐姐请教。我平时只要碰到吃酒行令,就特别高兴,从不畏畏缩缩。刚才听了这些不顺耳的话,不但兴致全无,连头都疼起来了。昨天听了兰言夫子那番话,头疼了一整天;今天刚感觉好点,偏又遇上宝云夫子说这些,这头疼又接上了。”
宝云看到众人都听从安排,心里特别高兴,于是让丫鬟焚烧了几炉好香,远远地摆在香案上。接着她喝了令酒,用净水漱了口。又让丫鬟拿来一副酒筹,一边念《真经》,一边分发酒筹。没过多久,《真经》就念完了。丫鬟们手忙脚乱,在各桌查看众人面前的酒筹,按照数量斟酒。其中闵兰荪、花再芳、毕全贞,还有几位才女都厌烦听《真经》,可巧了,偏偏句子落在她们几人座位上的次数较多,筹数也就多。无奈她们又爱逞强,不等《真经》念完,每放一根筹,就赶紧把酒喝了,然后把筹拿走,就是放一根筹,喝一杯酒。俗话说“酒入欢肠”,可她们听了这个酒令,心里本就烦闷,只是勉强应酬,偏偏又连着喝了几杯急酒,等宝云念完,这几位已经东倒西歪,快要呕吐了,只能勉强忍着。
花再芳之前吃了些荤腥的菜肴,哪能受得了一连几杯急酒。酒喝下去后,马上在肚子里和食物“争斗”起来。肚子里空间有限,争斗了好一会儿,酒容不下菜,菜也容不下酒,都往喉咙外涌。再芳再三忍着,可哪里忍得住?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哇”的一声,她连酒带菜吐了一地。紫芝走到那边,看了看地上,说道:“罪过!罪过!”一边说着,拿了一双筷子,从地上夹起一样东西,放到再芳嘴边,说:“姐姐快把这个吃了,不但能马上止吐,还能免去罪过呢!”再芳真的张开嘴,把东西吞了下去。紫芝跺着脚说:“我的姐姐呀,你怎么都不嚼烂,就这么整个吞下去了?等会儿要是再吐出来,还是整个的!”众人好奇地问:“是个什么东西,你就给她吃了!”紫芝回答:“刚才我夹起来的是一整个虾仁儿。再芳姐姐当时大概吃得太急,没嚼烂,刚才吐出来还是整个的,这会儿她又整个吞进去了。”众人听了,忍不住捂着鼻子大笑。
紫芝放下筷子,正要回到自己的座位,看见闵兰荪正拿着牙签在剔牙。紫芝走过去说:“姐姐,是什么东西把牙塞住了,这么用力剔都剔不出来?我来帮你剔吧。”说着就接过牙签,闵兰荪仰起头张开嘴,紫芝朝里看了看,说:“姐姐,你的牙缝很宽,塞的东西很大,你拿这根小牙签去剔,岂不是大海捞针嘛?”说完,放下牙签,拿了一双筷子伸进闵兰荪嘴里,朝着牙缝用力一夹。到底夹出了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