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我的规则(2/2)
陈启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展开一叠英文报表:“恰恰相反,我们选择这个日子,是为致敬1990年10月3日中新建交的智慧。”他说着,指尖轻轻敲在文件某处:“就像淡马锡控股新航、星展银行的案例,只有我们控股,才能让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起死回生。”
投影仪射出的蓝光,打在淡马锡的协议草案上,第7.2条款格外刺目:“淡马锡注资3.2亿美元控股51%,接管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田毅突然嗤笑出声,一把抓起激光笔,用力戳向幕布:“陈总知道中航油为什么大部分是国内业务吗?”
他调出海关总署密档:“去年中国进口航油478万吨,其中92%通过中航油体系分销。而新加坡子公司......”鼠标缓缓划过财务报表,每一个数据都仿佛在诉说着背后复杂的故事:“名义上负责国际采购,实际只是倒卖母公司配额的空壳。现在接盘,这可不单单是商业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淡马锡律师团中有人微微皱眉,欲开口反驳,却被田毅毫不留情地截断:“你们想通过控股新加坡公司渗透国内油脉?”他动作干脆利落地甩出一张2003年发改委批复文件,文件上的字迹清晰可见:“看看中石化收购英国天然气项目被卡脖子的原因——外资代持触及能源安全红线!你们控股51%的方案递上去,商务部第一个封杀!”
陈启明神色微微一变,摘下金丝眼镜,缓缓擦拭着,试图掩饰内心的波动:“田先生似乎忘了,中航油母公司正面临国资委问责。没有我们填平5.5亿美元窟窿......”
“窟窿?我也能填,但本着友好……和我认为你们有全球石油套保经验……”田毅突然将笔记本转向众人,屏幕上跳动着VIE架构模型,复杂的线条和数据展示着他谋划的布局:“这是我的解决方案——中资成立离岸壳公司代持新加坡实体股权,淡马锡以可转债注资30%,投票权委托给我的基金。”他目光如炬,紧紧凝视着陈启明抽搐的眼角,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否则贵方连青岛港输油管道的温度都摸不到。”
谈判陷入了僵局,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双方互不相让,气氛愈发紧张。随后,众人移步至雪茄室。陈启明面色阴沉,剪开一支科伊巴,灰白的烟圈从他口中缓缓吐出,烟圈中透出他的杀招:“田先生可知道高盛正在接触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如果我们撤资......”
田毅神色未变,缓缓推开窗户,让凉爽的秋风卷走满室烟味:“陈先生知道中国为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中航油的油罐连着空军战机的油箱,这样的战略资产,绝不会让外国主权基金触碰控制权。这时候就算让华尔街秃鹫撕碎中航油的尸体也在所不惜!”
田毅轻轻晃动杯中的茅台,琥珀色的液体在国庆特供酒杯中泛起层层涟漪:“但淡马锡失去的将是整个中国能源市场入场券……”
他再次调出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展示着未来的趋势:“未来五年,中国航油需求年增速23%,而能绕过《反垄断法》草案的外资......”鼠标稳稳地停在VIE架构图上:“只有我的代持方案。”
淡马锡风控总监一直沉默着,此刻突然插话:“田总的方案存在代持人道德风险。”
“道德?”田毅微微冷笑,从公文包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1998年新加坡油轮焊工们的场景:“当年淡马锡控股的吉宝船厂克扣中国劳工薪资时,可没提过道德。”他指尖轻轻点着照片里那醒目的“淡马锡”标志:“现在你们想用资本施压?可以,但必须按我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