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花圃的幼苗(上)(174)(2/2)
放学后,向晨蹦蹦跳跳地讲述学校见闻,向早却异常沉默。晚上洗澡时,马芬芳听到女儿在浴室里小声啜泣。\"怎么了宝贝?\"她推门进去,看见向早把整张脸埋在水里。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了...\"向早抬起头,睫毛上挂着水珠,\"王丽丽说我名字好笑,还说我是'老姑娘'因为我不上幼儿园...今天体育课没人愿意和我一组...\"
马芬芳用浴巾裹住女儿,心如刀绞。她一直以为只要智力发展跟得上,社交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此刻她才意识到,跳过幼儿园不只是跳过一段教育经历,更是跳过了孩子们建立最初社交关系的黄金期。
周末的家庭会议上,向朝阳提议:\"要不我们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班上同学来家里玩?\"马芬芳摇头:\"太刻意了,反而会让孩子们更特殊化。\"她转向两个孩子,\"明天开始,妈妈教你们一些交朋友的小技巧好不好?\"
周一下午,马芬芳提前下班,带着一包手工材料来到学校门口。放学铃响后,她看到向早主动走向那个羊角辫女孩:\"王丽丽,我妈妈买了做发卡的材料,你要不要一起做?\"女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向晨正在操场边给几个男孩演示如何用树叶吹出声音。马芬芳远远望着,嘴角微微上扬。也许幼苗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茁壮,但园丁永远会在需要时出现。
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那天,李老师特意留下马芬芳谈话。\"向早向晨的表现令人惊讶,\"李老师推了推眼镜,\"特别是语文,向晨已经能写三百字的日记了。不过...\"她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马芬芳心头一紧。
\"他们太...成熟了。向早总是一个人看书,课间也不参与女孩们的游戏。向晨则经常质疑我的教学安排。\"李老师叹了口气,\"马老师,你知道的,小学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
回家的路上,马芬芳不断回味李老师的话。她和丈夫精心培育的幼苗,在学术上枝繁叶茂,却在人际交往的土壤中显得格格不入。那天晚上,她破天荒地没有检查孩子们的作业,而是提议全家玩\"过家家\"游戏。
\"妈妈今天要当小学生,\"她扎起马尾,换上向早的校服外套,\"向早老师,请教我跳皮筋好吗?\"向早瞪大眼睛,随后咯咯笑起来。向朝阳也加入进来,笨拙地模仿男孩子们玩弹珠的样子。
笑声透过窗户飘向夜空。马芬芳知道,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跑得多快,而在于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跳过幼儿园或许可行,但人生没有捷径可走,每一段经历都是必要的养分。
家长开放日那天,马芬芳站在教室最后排,看着向早举手回答了一个关于季节变化的复杂问题,引来周围家长惊讶的目光。课间,她欣慰地发现女儿正和王丽丽分享一包饼干——虽然那女孩还是会偶尔叫\"香皂\",但语气已经友善多了。
回家的路上,向晨突然问:\"妈妈,为什么天上的云会走?\"马芬芳正准备解释气流运动,向朝阳却抢着说:\"周末我们去山顶露营吧,带上望远镜和你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一边看云一边找答案!\"
马芬芳望着丈夫和孩子手拉手走在前方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不是一场比赛,没有标准路线图。每棵幼苗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而父母要做的,是提供阳光雨露,然后耐心等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