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331章 一个纯粹的人

第331章 一个纯粹的人(2/2)

目录

“1939年10月,白求恩大夫原定启程回国筹措资金和药品。然而,鬼子调集两万兵力向边区发动冬季“扫荡”,在这种危难时期,白求恩大夫毅然决定留下来。”

“10月下旬,在涞源县孙家庄小庙,白求恩大夫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不慎被割破。他不顾伤痛,坚持战地救护。但他也不幸在接下来的救治中,伤口受到致命感染。”

天幕下,人们听到这,知道在缺乏抗生素的年代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再结合1939年这个时间,所有人的心都慢了半拍,他们知道,这便是白求恩大夫牺牲的原因了。

天幕下。

“要是有青霉素该有多好啊”。

“1939年青霉素冻干技术才刚刚发明,这种药怎么可能出现在穷苦的中国西北,造化弄人啊,贼老天怎么就这么狠啊”。天幕下,人们越是回想这个时间点,便越是惋惜,越是不甘,越是心痛不已。

“1939年啊,国际纵队也是这时候失败的,白求恩大夫也跟着走了,唉”。

“感染后,白求恩大夫的病情迅速恶化。但他仍牵挂着他的伤员,在40℃的高烧中,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嘴里不停重复着:“凡是头部和腹部受伤的,必须抬来给我看,我睡了,也要叫醒我。””

“聂帅获悉白求恩的病情后,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大夫送出作战区域,尽快转移到后方医院救治。””

“听到这个指令,白求恩大夫沉默了好一阵,摸着肿胀到无法再进行手术的左臂颤抖地说:“我服从聂将军的安排。”说完,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天幕下。

南宋,文天祥看着天幕上高烧不退的白求恩大夫在病榻上辗转,苍白的嘴唇不断开合,念叨着对伤员的牵挂,悲慨交加,吟诵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白大夫此心,已非丹心可喻,乃是琉璃肝胆,日月魂魄!”

“在转移前,他在两个护士的搀扶下走进病房和手术室,一步一挪地逐个检查伤员的伤口,指导医疗队接下来的工作,任何人都没能成功劝他回房休息。”

“1939年11月10日,因救治伤员而患上脓毒败血症的白求恩大夫被迫离开前线手术台,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他用尽全力靠墙写下遗言:“请转告加拿大和美国人民,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11月11日,白求恩大夫挣扎着坐起来,用颤抖的手给聂写了一封长信。他写道:“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即使在这样的时刻,白求恩大夫依旧惦记着工作,他详细嘱咐:“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病者和极大数目的贫血病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1939年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与世长辞,享年49岁。”

天幕下,一片静默。

片刻后,唐朝,李世民对满朝文武沉声道:“白求恩大夫虽无攻城略地之功,然其救死扶伤,保全我华夏无数精锐;虽无万贯家财,然其散尽所学,惠及亿万黎民。其功在千秋,德昭日月。”

房玄龄附和道:“这样纯粹的人,这样伟大的事迹,应当载入史册,令天下医者共习之,武将共敬之!”

明朝。

郑成功紧握双拳,悲愤的说道:“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大夫逝世后,晋察冀军区为纪念他,将卫生学校易名为白求恩学校,这所学校成为培养中国医疗人才的重要摇篮。”

“如今,在河北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中,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向访客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纪念馆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感受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天幕渐暗,但白求恩在炮火中执着手术刀的身影,他拒绝特殊待遇时的坚定,以及他输血救人的那一刻,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时空观者的心中。从帝王的慨叹到百姓的泪水,所有人都明白,他们见证的,是一个真正不朽的灵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