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一个纯粹的人 (二)(1/2)
“说实话,我自己就是一个临床工作者,我也是上过手术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这种三级手术我也上台当过助手,对此我觉得我还是能说几句的。”
“其实这些事不怎么能体现他脾气不好。在我的视角,这已经是脾气相当温和了。白求恩大夫更多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请大家带入到那种情况,每分每秒都有自己的同志牺牲,但自己的助手、护士却连这些事都干不好,能不急吗。”
“当然,大家都知道当时我军的条件和受教育水平,但知道归知道,急还是一样急得,他急切的想让手下的人快速成长,所以才会有这种‘暴躁’的体现,必须让大家从那种吊儿郎当的态度中转过来,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快的成长。”
天幕下。人们对手术室的无菌观念是有一定了解的,更知道术前核查的程序,对于白求恩大夫发脾气的原因,他们是相当理解的。
汉朝。
霍去病朗声道:“说得好!军中无小事,白大夫之急,正是大将风范。当年我率军突袭,若有人延误军机,我亦不容。其行为,实为拯救更多生命。”
明朝。
郑成功深有感触地对部下说:“白大夫之急切,我深有体会!白大夫能严于律人,更是为大局着想。当年练兵,若士卒懈怠,我也曾发火。战事无情,一分松懈或致全军覆没。其心可鉴,并非是真的暴躁。”
一名老军医叹道:“后世战地医疗条件艰苦,还要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白大夫却能如此坚持,其精神可激励我辈医者。”
“要知道,当时我军的医疗条件非常简陋。手术器械很多是土造的:手术刀可能是乡村铁匠打的裁纸刀,镊子用竹片制作,手术锯甚至用普通的木工锯代替。”
“麻醉药也极度缺乏,伤员手术时往往只能喝一口老白干硬撑。习惯了专业医疗器械的白求恩大夫,面对这种情况,深知任何一点疏忽或延误都可能让伤员失去生命。”
天幕下,各朝古人听到这里,惊得目瞪口呆。他们知道后世的处境艰难,却未曾想竟困苦至此。用烧酒替代麻药,硬扛刀割锯骨之痛,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悲壮!
三国时期,蜀汉军营中。
原本抚髯而坐的关羽猛地站起身,丹凤眼圆睁,他向着天幕的方向,郑重地行了一个礼,掷地有声:“想我关某,昔日刮骨疗毒,虽未用麻沸散,然有华佗神医妙手,更有弈棋可分其神!而今听闻后世将士,竟仅凭一口烈酒便要硬撼这开膛破肚之痛……!”
他话音一顿,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内心激荡难平:“此等坚韧,此等勇毅,远胜关某多矣!真乃惊天地、泣鬼神之壮士!凡我华夏血性男儿,闻此岂能不为之动容?关某,敬他们!”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白求恩大夫的发火主要是心疼伤员,以及对医疗条件受限的焦急。最好的证明就是他对病人就非常温柔和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